时间: 2025-05-04 19:4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5:24
河梁日将暮,游子安所从。
执手古路侧,征裾飘长风。
行行忽已远,眇若孤飞鸿。
人生非松乔,代谢自有终。
长当崇令名,赤心以为忠。
在河边的桥上,夕阳渐渐西沉,游子你要向何方去?
握着手在古老的道路旁,衣袂随长风飘动。
行走啊,行走,忽然就已远去,仿佛那孤独的飞鸿。
人生并非如松树与乔木那样长青,终究有一天会陨落。
应当常常追求名声,用赤诚的心来报答忠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的人生哲理,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日黄昏,正值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可能是因远游或离乡而生的思绪,融入了对李陵忠诚精神的追慕。
《月夜拟李陵诗传》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索。开篇以“河梁日将暮”引入画面,夕阳西下的景象不仅渲染了时间流逝的氛围,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游子的去向并不明确,反映了他内心的迷茫与对未来的担忧。
接下来的“执手古路侧,征裾飘长风”,展现了游子与故乡的联系,握手之情温暖了这份孤独,而长风又象征着远方的召唤与归属感的缺失。诗人在此通过手与衣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行行忽已远,眇若孤飞鸿”,此句以飞鸿作比,强调了游子的孤独和渺小,人生的旅途如同飞鸿般短暂而孤独。接着,诗人转向人生哲理,指出“人生非松乔”,让人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终每个人都要面对终局。
最后一句“长当崇令名,赤心以为忠”,回归到对忠诚的追求,表达了对名声的渴望和对忠心的坚持,正是对李陵精神的致敬。整首诗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融合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忠诚名声的追求,结合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汪元量
C. 杜甫
“执手古路侧”的意思是?
A. 在古路旁握手
B. 在河边游玩
C. 在山顶俯视
诗中用来比喻孤独的意象是什么?
A. 孤舟
B. 飞鸿
C. 松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以及诗人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