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2:16
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
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
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
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
读书和磨剑,早晚都忘却疲惫。
如果功名有所成就,又何必担心变化迟缓?
尘埃侵蚀了砚台,苔藓覆盖了庭院的台阶。
明理的人在追求名利时,升沉得失不必去问那龟卜。
作者介绍:李中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在诗歌方面表现出对功名与努力的深刻理解。他的诗风简洁而富有哲理,常常从个人修养与社会理想出发,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碰撞的时期,诗人以个人努力与功名为主题,旨在激励同道之士在困境中奋发向前。
《勉同志》通过对学习和修剑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努力不懈的精神。诗中首先提到读书与磨剑,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和能力的重视,暗示着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个人才能得到提升。接着,诗人指出“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这句话传达出一种对功名的渴望,但又不以变化的速度为忧。而后两句则通过“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表达了环境的影响和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环境不佳,只要有志者,依然可以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后一句“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则是对追求名利的总结,强调了明白事理的人应当不惧升沉得失,勇往直前。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激励人们追求理想,努力奋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即强调努力学习与磨练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必急于功名,也不必在意外界的变化与得失。
诗词测试:
李中所提到的“磨剑”比喻什么?
A. 学习
B. 锻炼意志
C. 社交
D. 休息
诗中提到的“升沈莫问龟”意指?
A. 应该关注未来
B. 不必在意得失
C. 要问命运的走向
D. 应该寻找答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中的《勉同志》更为内敛,重在个人修养而非豪情壮志。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