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白龙洞磨崖》

时间: 2025-04-26 22:32:08

诗句

一自凌空降节飞,日瞻华表望翁归。

今犹香气浮丹灶,时有仙韶殷翠微。

青鸟山深藏宿雾,白猿洞敞纳晨晖。

榴房桃李年年实,底事游人遇者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2:08

原文展示:

白龙洞磨崖
作者: 史少南 〔宋代〕

一自凌空降节飞,
日瞻华表望翁归。
今犹香气浮丹灶,
时有仙韶殷翠微。
青鸟山深藏宿雾,
白猿洞敞纳晨晖。
榴房桃李年年实,
底事游人遇者稀。

白话文翻译:

自从那飞天的节日降临,
阳光照耀下华表,仿佛在期待老翁归来。
如今仍有香气弥漫在丹灶之上,
时常传来仙乐在翠微之中。
青鸟山深处藏着常年雾气,
白猿洞开放迎接晨光。
石榴树和桃李年年都结实,
却不知为何游人却很少遇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凌空:在空中飞翔。
  • 华表:古代的标志性建筑,象征高贵或等待。
  • 丹灶:指炼丹的炉灶,象征仙人之地。
  • 仙韶:指仙乐,形容美妙的音乐。
  • 翠微:青绿色的微光,形容山中的景象。
  •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常与仙境有关。
  • 白猿:白色的猿猴,象征灵性和神秘。
  • 榴房桃李:指石榴、桃子和李子,象征丰收。

典故解析:

  • 青鸟:在古代传说中,青鸟是神鸟,有带信、传递消息的功能,常与仙人和理想境界相关。
  • 丹灶:道教文化中的炼丹术,代表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少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仙境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自然与仙境的憧憬中,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灵气的山水环境,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秘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道教思想和对仙境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凌空降节飞”引入,营造出一种飞升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接下来“日瞻华表”则暗示岁月的流逝与期盼,仿佛在等待某位仙人的归来,体现出一种孤独的思索。

诗中“香气浮丹灶”与“仙韶殷翠微”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灵气的地方,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曾有仙人炼丹、奏乐。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理想生活的情感。

“青鸟山深藏宿雾,白猿洞敞纳晨晖”描绘了青鸟山与白猿洞的神秘与宁静,象征着一种隐秘的灵性。这些意象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美感,诱使读者遐想其中。

最后的“榴房桃李年年实,底事游人遇者稀”则是对现实的感慨:即便是如此美丽的地方,却鲜有人来访,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这不仅令人感到惋惜,也引发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自凌空降节飞:描绘飞升的节日,象征重大的时刻或变化。
  2. 日瞻华表望翁归:日光照耀华表,表达对归来的期待。
  3. 今犹香气浮丹灶:仍然有香气弥漫,象征着仙人文化的延续。
  4. 时有仙韶殷翠微:不时传来美妙的音乐,表现出这个地方的灵动。
  5. 青鸟山深藏宿雾:青鸟山的深处常常笼罩在雾气中,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6. 白猿洞敞纳晨晖:白猿洞敞开迎接晨光,象征新生与希望。
  7. 榴房桃李年年实:石榴、桃、李年年结果,象征丰收与生机。
  8. 底事游人遇者稀:游人稀少,造成一种孤寂与遗憾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仙境相联系。
  • 拟人:如“榴房桃李年年实”,赋予果树生命感。
  • 对仗:如“青鸟山深藏宿雾,白猿洞敞纳晨晖”,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蕴含了对仙人文化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鸟:象征着传递信息的神性。
  • 丹灶:炼丹术的象征,代表追求长生。
  • 榴房桃李:象征丰收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史少南属于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白猿洞敞纳晨晖”中“晨晖”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夜晚的星光
    C. 夕阳的余晖

  3. 诗中提到的“青鸟”象征什么?
    A. 传递信物的神鸟
    B. 代表财富
    C. 表达孤独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梦游天姥吟留别》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史少南: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李白的作品往往更加奔放,而史少南则更显幽静与内敛。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尽管两位诗人的风格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的情感,展现出中国古代诗词的丰富内涵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3. 《史少南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士李容斋前辈韵二首 其一 读史有感 九日登查山 岱顶题壁 杂诗 石门舟中即景 九日偕镜寰公玉少甫稚甫大儿二儿饮八里庄酒家醉后登摩诃庵东南石楼题壁 瓜州夜泊 金沙道中 六月二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萍水偶逢 纠虔 放郑 可见一斑 秃宝盖的字 髟字旁的字 包含枚的词语有哪些 寝馈其中 竹字头的字 一介之夫 肥瘦儿 卤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穷困潦倒 恋生恶死 周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