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洛之越》

时间: 2025-04-26 20:39:54

诗句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54

自洛之越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白话文翻译:

三十年匆匆而过,我的书法和剑术都没有什么成就。
我在山水之间漂泊,厌倦了洛阳的繁华与尘嚣。
我乘一只小舟在湖海间游荡,向谢公卿致意。
不如尽情享受杯中之物,谁还在乎世间的名利呢?

注释:

  • 遑遑: 匆匆忙忙、焦虑的样子。
  • 书剑: 指书法与剑术,象征文人和武人的成就。
  • 吴越: 指江南地区,因其山水秀丽而闻名。
  • 风尘: 指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 扁舟: 小舟,象征自由与洒脱。
  • 谢公卿: 谢安,东晋名士,诗中提及其名,表达对高士的敬仰。
  • 杯中物: 指酒,象征享受生活的乐趣。

典故解析:

  • 吴越: 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吴地指今江苏一带,越地指今浙江一带,以山水美景著称。
  • 谢公卿: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和名士,诗中提到他是为了引入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阮籍,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与王维齐名,作品以描绘自然和抒发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的中年时期,反映了他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失落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自洛之越》表现了诗人对三十年光阴的叹息与对个人成就的失落感,诗中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开篇“遑遑三十载”便点明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接着用“书剑两无成”表达了他在文治武功上的无奈和失落。接下来的“山水寻吴越”则展现了他渴望逃避尘世纷扰、归隐山水之间的梦想。诗的最后两句,诗人选择了享受当下的生活,表达了对物质名利的淡泊态度。这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厌倦,使得整首诗散发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气息,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在繁华落尽之后,更应珍惜眼前的乐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感慨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自己在书法和剑术上毫无成就。
    •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在山水之间游历,厌倦了繁华的洛阳生活。
    •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乘小舟游荡,向高士致意,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不如享受酒杯中的乐趣,谁还在乎世间名利。
  •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对仗手法,如“书剑”与“山水”,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通过“扁舟”“杯中物”等意象,增强了诗的意境与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意象分析:

  • 山水: 象征自然与自由,寓意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扁舟: 代表逃避世俗,追求宁静的生活方式。
  • 杯中物: 酒,象征享乐与当下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自洛之越》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王维
    B. 孟浩然
    C. 李白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山水”主要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洛阳
    B. 吴越
    C. 长安
    答案: B

  3. 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轻视不屑
    C. 忽略不计
    答案: B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初夏幽居 杂感 感兴 客言来自上皋道中以其语作一绝 病思六首 其三 六峰项里看采杨梅连日留山中 夏五月方闵雨忽大风雨三日未止 送华师从剑州张秘书之招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荔子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比物连类 汾晋 破烂流丢 玉字旁的字 邯郸重步 妖魔鬼怪 教肄 飠字旁的字 鹰扬府 诡形 身字旁的字 包含刖的词语有哪些 敷衍了事 举世无敌 掷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