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7:42
作者: 陆游 〔宋代〕
鸡栖及我未掩扉,犬虽远出暮自归,
司晨警夜职交举,簸糠弃粒报亦微。
查查双鹊更媿汝,庭树夜宿常相依,
岂怜主人老寂寞,暖热蓬户不忍违。
养鸱甚恩健即去,养鹰虽久饱亦飞。
嗟哉物性厚薄异,使我隐几空歔欷!
鸡在我未关上的门前栖息,犬虽远出到黄昏也会自行归来。
负责报晓的公鸡在夜里交替着职务,扫除糠粒的工作回报也微不足道。
那成双的喜鹊更加羞愧于你,庭院里的树木夜里依偎在一起。
难道怜惜主人年老而寂寞,温暖的蓬户让我不忍心拒绝。
饲养猫头鹰的恩情尽管深厚,它终究会离去;
养鹰虽然时间长久,它也会饱食后飞走。
唉,事物的性质各有厚薄不同,令我在隐居之处空自叹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抗金,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与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身边事物的感慨,尤其是对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孤独与离别的深刻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作者对人情冷暖、物性无情的深刻理解。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鸡犬相伴的宁静景象,表现生活的简单与淳朴,然而在这种宁静中,作者却感受到内心的孤寂与失落。尤其是“岂怜主人老寂寞,暖热蓬户不忍违”一句,深刻揭示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无奈。
后半部分通过养鸟的比喻,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和物性之间的差异。“养鸱甚恩健即去,养鹰虽久饱亦飞”,不仅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依赖与分别,也象征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作者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后,终于意识到物性各异,人生更是如此,令人感慨与叹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孤独、离别和物性差异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叹息。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司晨”的动物是什么?
A. 鸡
B. 狗
C. 鹰
诗中提到的“岂怜主人老寂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孤独
C. 幸福
“养鸱甚恩健即去”中“鸱”指的是什么动物?
A. 猫头鹰
B. 鹰
C. 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