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题 其一》

时间: 2025-05-12 10:25:19

诗句

春水织文縠,春花散云锦。

壁上松萝摇,时见猿来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25:19

原文展示:

春水织文縠,春花散云锦。壁上松萝摇,时见猿来饮。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水流如同织成的细丝,春天的花朵仿佛散落的云锦。在墙壁上的松藤轻轻摇曳,时而可以看见猿猴来这里饮水。

注释:

  • 春水:春天的水,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织文縠:用丝织成的花纹,形容水波荡漾的美丽。
  • 散云锦:像云彩一样散落的锦绣,形容春花的绚丽。
  • 松萝:松树上的藤萝,象征着自然的繁茂。
  • :猿猴,常出没于山林,作为自然生灵的一部分。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春水、春花、松萝和猿猴,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生机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源,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在自然中游览,受到春天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杂题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诗的开头“春水织文縠”,以“织”字形象地展现了春水的柔美与动感,仿佛水面在春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彩。接着“春花散云锦”,则将春花与云锦相提并论,强调了春花的绚丽多姿,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第三句“壁上松萝摇”则将视线转向更为静谧的环境,松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人以一种宁静而又和谐的感觉。最后一句“时见猿来饮”将猿猴的自然行为融入景中,增强了诗的生动性与真实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与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水织文縠:描绘春天的水如同织物般美丽,生动形象。
  2. 春花散云锦:用云锦形容春花的色彩,展示春天的繁华。
  3. 壁上松萝摇:墙壁上的松萝在微风中摇动,带来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4. 时见猿来饮:猿猴偶尔出现来饮水,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织物,花比作云锦,使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松萝的摇曳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热爱,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生命与活力。
  • 春花:代表青春与美好。
  • 松萝: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代表自然中的生灵,增添了生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水”是比作什么的? a) 织物 b) 银子 c) 云彩

  2. 诗中哪个意象表示自然的生机? a) 松萝 b) 猿 c) 春花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a) 直接陈述 b) 细腻描写 c) 叙述故事

答案:

  1. a) 织物
  2. c) 春花
  3. b) 细腻描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宋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壮阔的山河,而《杂题 其一》则强调春天的细腻美感。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顾源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陇西行四首·其二 枫桥夜泊 集灵台·其二 集灵台·其一 赠内人 题金陵渡 寄人 桃花溪 滁州西涧 金陵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子无戏言 警粹 立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轰的成语 大动作 满足 坐怀不乱 玻璃纸 尣字旁的字 奸臣当道 爪字旁的字 磊落轶荡 病字头的字 宛恼 三省吾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