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6:19
原文展示
和答友人
陈普 〔宋代〕
无一能攀古圣贤,仅能澄净一腔天。
新於梅畔见无极,久何心中阅逝川。
文畅惠勤同锡饭,东园甪里共衾眠。
仪秦肩谷难参错,莫怪香山去学禅。
白话文翻译
我无法达到古代圣贤的境界,只能保持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在梅花旁边,我看到了无尽的宇宙;在心中,我长久地感受着时间的流逝。
与文畅、惠勤一同分享饭食,与东园的甪里共眠。
与仪秦、肩谷的交往复杂难解,难怪我会去香山学习禅宗。
注释
- 澄净一腔天:指内心清澈宁静,如同天空一般纯净。
- 新於梅畔见无极:在梅花旁边,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无尽。
- 久何心中阅逝川:长久以来,内心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如同观察河流的流动。
- 文畅惠勤同锡饭:与文畅、惠勤一同分享饭食。锡饭,指用锡器盛饭,这里指共同用餐。
- 东园甪里共衾眠:与东园的甪里共眠。甪里,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 仪秦肩谷难参错:与仪秦、肩谷的交往复杂难解。仪秦、肩谷,可能是指某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 莫怪香山去学禅:难怪我会去香山学习禅宗。香山,指佛教圣地,这里指学习禅宗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普回应友人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与自身境界的局限,以及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感慨,最终选择通过学习禅宗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境界与自身的局限,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澄净的追求。诗中“新於梅畔见无极”与“久何心中阅逝川”两句,通过对梅花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后两句通过对与文畅、惠勤的交往以及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社会的无奈。最终,诗人选择通过学习禅宗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一能攀古圣贤: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无法达到他们境界的无奈。
- 仅能澄净一腔天:诗人只能保持内心的清澈与宁静,这是他对自身境界的自我安慰。
- 新於梅畔见无极:在梅花旁边,诗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无尽,这是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 久何心中阅逝川:长久以来,诗人内心感受着时间的流逝,这是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文畅惠勤同锡饭:与文畅、惠勤一同分享饭食,这是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东园甪里共衾眠:与东园的甪里共眠,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仪秦肩谷难参错:与仪秦、肩谷的交往复杂难解,这是诗人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
- 莫怪香山去学禅:难怪我会去香山学习禅宗,这是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境界与自身的局限,突出了诗人的无奈与追求。
- 象征: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时间的流逝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新於梅畔见无极”与“久何心中阅逝川”,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内心澄净的追求和对复杂社会的超脱。通过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对自然界的感悟、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诗人最终选择通过学习禅宗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人通过梅花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无尽。
- 时间: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诗人内心感受着时间的流逝。
- 香山:象征着佛教圣地,诗人选择通过学习禅宗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於梅畔见无极”中的“无极”指的是什么?
A. 宇宙的无穷无尽
B. 时间的流逝
C. 内心的清澈
D. 复杂的人际关系
-
诗中“莫怪香山去学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B. 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
C. 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D.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诗中“仅能澄净一腔天”中的“澄净”指的是什么?
A. 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B. 宇宙的无穷无尽
C. 时间的流逝
D. 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感悟。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复杂社会的超脱。
诗词对比:
- 陈普《和答友人》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陈普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复杂社会的超脱,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界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陈普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陈普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