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9: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53:13
紫踯躅,灭紫拢裙倚山腹。文君新寡乍归来,羞怨春风不能哭。我从相识便相怜,但是花丛不回目。去年春别湘水头,今年夏见青山曲。迢迢远在青山上,山高水阔难容足。愿为朝日早相暾,愿作轻风暗相触。乐踯躅,我向通州尔幽独。可怜今夜宿青山,何年却向青山宿。山花渐暗月渐明,月照空山满山绿。山空月午夜无人,何处知我颜如玉。
这首诗描绘了紫踯躅花的景象,诗人在山间独自倚靠,感慨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孤独。文君(指王嫱)刚刚失去丈夫,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怨恨,连春风都无法为她哭泣。诗人自从与她相识以来就一直怜惜她,但两人之间却始终未能相聚。去年春天在湘水边分别,今年夏天又在青山相逢,彼此却相隔遥远,山高水阔让人难以相聚。诗人希望能够化作朝阳,早早照亮她的身影;希望变成轻风,悄悄触碰她的心灵。如今在通州独自幽居,今夜又在青山宿营,不知何时才能再度与青山相伴。随着夜幕降临,山花渐渐暗淡,明月照着空旷的山,满山的绿色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鲜亮。月光照耀下的空山无人,谁能知道我如玉的容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作品多以民生为题,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元稹正处于对友人和爱人的思念之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失去的惋惜。
《紫踯躅》是一首充满思念与孤独的诗,诗人以紫踯躅花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回忆与对失去的哀愁。开头用“紫踯躅”引入,花的色彩与诗人的情感相映衬,既美丽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文君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怨恨,诗人对她的怜惜与关怀则体现了他内心的柔情。
诗中对时间的流逝感慨颇深,“去年春别湘水头,今年夏见青山曲”,诗人通过时空的对比,唤起了对往日相聚的渴望与对当前孤独的无奈。此时,青山成为了孤独的见证,山高水阔的描绘更是加深了这一情感的深度。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愿望的描绘,表现出他希望能成为阳光和微风,近距离陪伴心中所爱的人,体现出浓厚的柔情与期盼。最后,诗人在月夜下的孤独,映衬出他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结尾的“何处知我颜如玉”则极具感伤,展现出一种无人与共的孤独美。
逐句解析:
紫踯躅,灭紫拢裙倚山腹。
文君新寡乍归来,羞怨春风不能哭。
我从相识便相怜,但是花丛不回目。
去年春别湘水头,今年夏见青山曲。
迢迢远在青山上,山高水阔难容足。
愿为朝日早相暾,愿作轻风暗相触。
乐踯躅,我向通州尔幽独。
可怜今夜宿青山,何年却向青山宿。
山花渐暗月渐明,月照空山满山绿。
山空月午夜无人,何处知我颜如玉。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失去的爱人与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在孤独中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爱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紫踯躅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文君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诗人希望化作什么来陪伴文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