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4:55
洞庭瀰漫接天回,一点君山似措杯。
暝色已笼秋竹树,夕阳犹带旧楼台。
湘南贾伴乘风信,夏口篙工厄溯洄。
后侣逢滩方拽zB,前宗到浦已眠桅。
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
罔象睢盱频逞怪,石尤翻动忽成灾。
胜凌岂但河宫溢,坱轧浑忧地轴摧。
疑是阴兵致昏黑,果闻灵鼓借喧豗.龙归窟穴深潭漩,蜃作波涛古岸颓。
水客暗游烧野火,枫人夜长吼春雷。
浸淫沙市儿童乱,汩没汀洲雁鹜哀。
自叹生涯看转烛,更悲商旅哭沉财。
樯乌斗折头仓掉,水狗斜倾尾缆开。
在昔讵惭横海志,此时甘乏济川才。
历阳旧事曾为鳖,鲧穴相传有化能。
闭目唯愁满空电,冥心真类不然灰。
那知否极休征至,渐觉宵分曙气催。
怪族潜收湖黯湛,幽妖尽走日崔嵬。
紫衣将校临船问,白马君侯傍柳来。
唤上驿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樽罍。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4:55
遭风二十韵
作者: 元稹
洞庭瀰漫接天回,一点君山似措杯。
暝色已笼秋竹树,夕阳犹带旧楼台。
湘南贾伴乘风信,夏口篙工厄溯洄。
后侣逢滩方拽,前宗到浦已眠桅。
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
罔象睢盱频逞怪,石尤翻动忽成灾。
胜凌岂但河宫溢,坱轧浑忧地轴摧。
疑是阴兵致昏黑,果闻灵鼓借喧豗。
龙归窟穴深潭漩,蜃作波涛古岸颓。
水客暗游烧野火,枫人夜长吼春雷。
浸淫沙市儿童乱,汩没汀洲雁鹜哀。
自叹生涯看转烛,更悲商旅哭沉财。
樯乌斗折头仓掉,水狗斜倾尾缆开。
在昔讵惭横海志,此时甘乏济川才。
历阳旧事曾为鳖,鲧穴相传有化能。
闭目唯愁满空电,冥心真类不然灰。
那知否极休征至,渐觉宵分曙气催。
怪族潜收湖黯湛,幽妖尽走日崔嵬。
紫衣将校临船问,白马君侯傍柳来。
唤上驿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樽罍。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在风暴中航行的艰险。诗人看到君山,一点如同盛在杯中的酒;夜色已经笼罩了秋天的竹林,夕阳仍然映照着古老的楼台。湘南的商人乘着风而行,夏口的水手却面临逆流而上的困境。后来的伙伴遭遇了沙滩的阻拦,而前来的船只已在岸边停泊、休息。
突然间四周的云层聚集,眼前则是千山万水的波浪翻滚。水面上不时有怪异的现象出现,石头也在翻动,仿佛要造成灾难。风暴对河流的影响让人忧心忡忡,难以自已。诗人疑虑这是阴间的鬼神造成的黑暗,果然听到了灵鼓的声响,似乎在召唤着什么。
龙归隐于深潭漩涡,蜃气则在古老的岸边形成波涛。水手在暗夜中游玩,点燃了野火,枫树下的人长吼着春雷。沙市的儿童被洪水淹没,汀洲上的大雁和野鸭悲鸣。诗人自叹生涯如同短暂的蜡烛,更感叹商旅们因沉没而哀哭。
船桅折断,水手们不得不倾斜着掌舵,缆绳也被冲开。往昔的豪情壮志在此刻变得无比渺小,感到这时连渡河的能力都已乏力。历史上,历阳的故事曾以鲧为名,传说中那个山洞有神奇的力量。闭上眼睛,满心愁苦,电闪雷鸣似乎不再是生机。
谁知风暴的尽头将至,渐渐感到夜晚的尽头曙光即将来临。怪异的族群潜伏在湖面,幽灵般的妖怪尽皆逃遁,阳光照耀着崎岖的山峦。紫衣的校尉在船上询问,白马的君侯则在柳树边出现。呼唤着在驿亭中饮酒畅谈,两行红袖轻轻拂过酒樽。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贴近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他的诗风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诞生于诗人经历了一次风暴的航行后,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中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航海生活的艰辛。
《遭风二十韵》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及人生感悟的长篇诗歌,以洞庭湖的风雨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回顾。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洞庭瀰漫”“夕阳犹带旧楼台”等,生动地描绘了湖泊的壮阔与宁静。通过对风暴的刻画,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威力,也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全诗情感层次分明,初始的宁静与祥和在突如其来的风暴中被打破,表现出一种从容到惶恐的转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航行中的种种困扰与恐惧,表现出对自然的无畏与敬畏。结尾部分则转向光明,暗示着希望与救赎,反映了诗人在经历苦难后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另外,诗中还涉及到许多历史典故和神话元素,如阴兵、蜃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将自然、人生与历史交织的写法,使整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最终传达出希望与重生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山”在什么地方?
A. 湖南
B. 浙江
C. 四川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无畏无惧
B. 恐惧与敬畏
C. 漠不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