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7:0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00:52
二月一日雨寒五首
梳头正美睡相催,理尽霜丝梦恰回。
窗隙小风能几许,也吹蛛网去还来。
在这个寒冷的二月初一,正当我梳理头发时,睡意又催促着我。理顺了头发,却又因梦境而恍惚。窗边的微风虽小,却能把蛛网吹走又重新带回来。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咏物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描写见长。
这首诗作于二月初一,正值寒冷的冬末春初,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在寒冷天气中对温暖和梦境的渴望。
杨万里的《二月一日雨寒五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寒冷与梦境的交织。诗中提到的“梳头正美”与“睡相催”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梦境的美好。诗人在理顺头发的同时,思绪却被梦境牵引,这样的情景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温馨,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窗隙中的微风轻轻吹动,仿佛是在提醒诗人,时间在流逝,生活依然在继续,蛛网的存在则象征了生活中的琐事与烦恼。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呈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
全诗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人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梦幻。诗人用细腻的情感和简练的语言,捕捉到了初春时节的寒冷与生命的脆弱,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思索。
杨万里的别号是什么?
诗中“霜丝”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窗隙小风”有什么作用?
杨万里的《二月一日雨寒五首》与孟浩然的《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琐事,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美与生机。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