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园中杂书四首》

时间: 2025-04-30 04:05:31

诗句

木芙蓉绕岸傍栽,水芙蓉满池内开。

池畔忽生寻丈叶,引花穿岸入丛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5:31

原文展示:

木芙蓉绕岸傍栽,水芙蓉满池内开。
池畔忽生寻丈叶,引花穿岸入丛来。

白话文翻译:

岸边栽着木芙蓉,水中的芙蓉花开得正盛。
池边忽然长出一丈的叶子,花儿从岸边穿过,钻进了丛林里。

注释:

  1. 木芙蓉:一种植物,通常在水边生长,花色美观。
  2. 水芙蓉:指水中的芙蓉花,通常指荷花。
  3. 寻丈叶:意为一丈长的叶子,丈为古代长度单位。
  4. 引花穿岸:将花引导穿过岸边,表现花的生长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芙蓉”常被视为清雅的象征,尤其在古代诗词中,荷花常代表纯洁与高洁。张镃在此使用芙蓉,可能意在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的蓬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固,号松溪,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诗人常在游览之际,即兴作诗,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园中杂书四首》这首诗以芙蓉花为主题,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通过“木芙蓉”和“水芙蓉”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类型芙蓉的生长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多样性的欣赏。接着,诗人描绘了池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芙蓉花在水边盛开的情景,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之后,诗中提到的“寻丈叶”则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蓬勃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衍。整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机勃勃的生活的向往,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芙蓉绕岸傍栽:描绘了木芙蓉在岸边生长的场景,给人一种自然环抱的感觉。
  • 水芙蓉满池内开:水中的芙蓉花开得繁盛,形成了对岸边木芙蓉的呼应。
  • 池畔忽生寻丈叶:突然长出的高大叶子,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引花穿岸入丛来:花朵穿过岸边,进入丛林,展现出生动的自然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木芙蓉”和“水芙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引花穿岸”,赋予花儿生命力,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与高洁。
  • 池水:象征生命的源泉。
  • 岸边:代表自然的边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芙蓉”和“水芙蓉”分别指什么?

    • A. 两种不同的树
    • B. 两种不同的花
    • C. 一种花的两种生长环境
    • D. 其他
  2. “寻丈叶”指的是什么?

    • A. 一丈长的叶子
    • B. 寻找丈量的叶子
    • C. 短小的叶子
    • D. 没有相关内容
  3. 诗人通过何种手法表现自然景象?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比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同样描绘自然景物,但更侧重于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而张镃的作品则更注重自然的生动描绘,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唐诗宋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张镃及其作品的背景与美学特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霄宫 径山冬日 咏新辟邑城 仲弟应符生日大人作诗命和元韵 季弟黄岩任满大人率家众先归作诗见示恭次元 恭和家大人鬻田训子诗韵 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书示及门之作 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书示及门之作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让不争 饥鹰饿虎 死而不朽 厄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某等 付诸洪乔 爪字旁的字 连战皆捷 包含飕的词语有哪些 宣饮 刀耕火种 超级市场 亅字旁的字 良田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