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46
念奴娇 其四
送朱近修还海昌,吴西崖往山阴,兼怀宋既庭先还吴门,次顾庵韵
作者:王士禄 〔清代〕
杯残人起,便骊歌纷唱,晨征肃肃。
一别参差真似雨,那得云龙相逐。
才子吴融,隐人朱放,各拥孤帆宿。
金蕉南下,又螺青似新沐。
关吏伐鼓通晨,几朝沿溯,却过支硎麓。
寄语章华词赋客,爱尔人文皆玉。
鹤市烟寒,鸡陂露冷,何处张融屋。
白云南雁,怀人漫咏兰菊。
杯子里的酒快喝完了,人们纷纷起身唱起骊歌,早晨的旅途显得肃穆而宁静。
一别后那曲折的山水景象,仿佛如同细雨一般,哪里能与云龙相逐呢?
才子吴融,隐士朱放,各自乘着孤帆安静栖息。
金蕉向南而去,像新沐浴过一般青翠。
关口的官吏击鼓通报清晨,经过多少个早晨徘徊,才越过支硎的山麓?
寄语给章华的词赋之客,你们的文化才华如同美玉般珍贵。
鹤市的烟雾寒冷,鸡陂的露水也让人感到清冷,哪里还有张融的屋子呢?
白云南的雁群,怀念着人,漫步吟咏兰花与菊花。
作者介绍:王士禄,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曾任职于朝廷,因擅长诗词而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友人和自然的眷恋。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送别朋友朱近修回海昌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感受。
王士禄的《念奴娇 其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开头的“杯残人起”展现了一种即将离别的氛围,接着“骊歌纷唱”更是烘托出一种怀旧与感伤的情绪。在与友人分别的瞬间,诗人用“晨征肃肃”来形容清晨的宁静与庄重,渗透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在对友人吴融与朱放的描写中,诗人将他们的身影与孤帆相联系,传达出一种孤独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接下来的金蕉南下,既是对美好自然的描写,也是对生活希望的寄托。关吏的击鼓声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而“几朝沿溯”则加深了对离别的无奈感。
最后几句的意象如“鹤市烟寒,鸡陂露冷”,不仅传达了自然环境的寒意,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整首诗洋溢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又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王士禄作为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才子”是指谁?
A. 朱放
B. 吴融
C. 张融
D. 王士禄
“杯残人起”意指什么?
A. 酒快喝完了
B. 开始起身
C. 送别的时刻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金蕉”向何处而去?
A. 北方
B. 东方
C. 西方
D. 南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士禄与李白的送别诗作均表现了深厚的友情,但王士禄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感慨,而李白则多以豪放的笔调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和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