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3:3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2:46
念奴娇
作者:顾随
词人长是,恨春来又晚,春归还急。我恨从来无一个,参透个中消息。春自何来,春归何处,春亦无家客。去来全异,那轮天上明月。容易衰老春容,韶华无几,转眼成长诀。蝴蝶穿花花落后,来岁新枝重发。试看双飞,寻桃觅柳,可是年时蝶。馀怀飘渺,此情堪共谁说。
这首词的作者长久以来就感叹春天来得太晚,春天走得又太急。我一直在恨,为什么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春天的内涵。春天从何而来,又要去往何处,春天也不过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旅客。春天的去来是如此不同,宛如天上那轮明亮的月亮。春天的容颜容易衰老,岁月无多,转眼间就要告别青春。蝴蝶穿梭于花丛之中,花落之后,明年新枝又会重新发芽。看看双飞的蝴蝶,寻觅桃花和柳树,难道这就是年复一年中的蝴蝶吗?我这飘渺的思绪,这份情感又能与谁倾诉呢?
顾随(1890年-1950年),字振华,号澄宇,近现代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细腻。其作品常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哲思。
此词创作于春季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情感,反映了词人对生命流逝和美好时光的惋惜。
这首《念奴娇》以春天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感慨与惆怅。开篇就直言春天来得太晚,去得太急,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是全诗的核心,词人通过对春天的追忆,展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春自何来,春归何处”的提问,词人引导读者思考春天的来去,暗喻人生的无常。特别是“容易衰老春容,韶华无几”,这两句更是将人生的脆弱与春天的美好紧密相连,令人感叹。
在意象上,蝴蝶与花卉的描写生动而细腻,展现出春天的生命力与美丽,同时也暗含着春天的易逝。最后一句“此情堪共谁说”,更是将情感的孤独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显示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总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春天的美妙与生命的短暂完美结合,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来去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
春天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蝴蝶则是爱情与美好的化身。词中对这些意象的运用,反映了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
《念奴娇》中,词人对春天的感受是什么?
A. 热爱
B. 惋惜
C. 无所谓
D. 高兴
“春亦无家客”中的“家”指的是什么?
A. 实际的住所
B. 春天的归属感
C. 生命的意义
D. 自然的规律
蝴蝶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爱情的美好
C. 时光的流逝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