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4:57
蝶恋花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花落花开经已惯。
不道春来,又起閒愁怨。
擘绿吹红犹未半,
朱楼早倚东风遍。
画角无端催梦断。
才近黄昏,闭了深深院。
莫遣柔思随絮乱,
教人长忆红妆面。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对春花的感慨与内心惆怅的交织。花开花落已经习惯了,不禁感叹春天来临,却又生出一丝闲愁与怨恨。春天的美丽还未完全展现,朱红的楼阁早已迎着东风而在。画角声响无缘无故地催断了梦境,天色刚近黄昏,深深的院子也已关闭。不要让柔情思绪随风飘散,免得让人长久怀念那红妆的面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出生于公元1685年,字仲明,号蕴菴,擅长诗词,尤其以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惆怅,反映出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蝶恋花》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开篇“花落花开经已惯”一句,表明了对生命循环的接受与习惯,然而随之而来的“不道春来,又起闲愁怨”,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在春天的美好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似乎在提醒自己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中“擘绿吹红犹未半”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仍未完全展开,反映出一种渴望与期待,然而美丽的景色伴随着心中的烦恼,让人难以尽情享受。接着,诗人用“画角无端催梦断”引入夜幕降临的意象,使整首诗的氛围变得愈加沉重。
最后,诗人以“莫遣柔思随絮乱,教人长忆红妆面”结束,强调了对爱情的留恋与思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透出一种深刻的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内心的柔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朱楼”意指什么?
A. 一种花
B. 美丽的建筑
C. 夕阳
答案: B
“莫遣柔思随絮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爱情的珍惜
C.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 B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完全无所谓
B. 既期待又忧愁
C. 只关注花开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