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7
高峰层级似天梯,万竹回环好鸟啼。
一气扶摇临绝顶,举头犹觉白云低。
悬岩绝壁树丫杈,林隙遥窥日已斜。
隔著重峦闻犬吠,酒帘飘处有人家。
高耸的山峰层层叠叠,宛如通天的阶梯,四周竹林环绕,鸟儿在欢快地鸣叫。飘然而起,仿佛要直上云霄,仰头望去,仍然觉得白云在低处。悬崖峭壁上树枝交错,从林间的缝隙遥望,夕阳的光辉已经倾斜。隔着重重山峦,可以听到犬吠声,酒帘飘动的地方,有人家在安静地生活。
这首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居环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隐逸”文化的特点。
沈溎,清代诗人,生活在江南地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深受山水文化的影响,擅长描绘大自然的壮丽与人居的和谐美。
这首诗写于沈溎游览高峰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川的壮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沈溎的《度佛耳严》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高山的雄伟与自然的静谧。诗中“高峰层级似天梯”一句,生动地表现出山脉的险峻与高耸。接下来的“万竹回环好鸟啼”则展示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竹林间传来鸟儿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欢快。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诗中一大主题。
“一气扶摇临绝顶,举头犹觉白云低”,这两句通过气流与白云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高峰的敬仰与对自然力量的感慨。接着,“悬岩绝壁树丫杈”,描绘了险峻的山崖与荒凉的环境,反映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的“隔著重峦闻犬吠,酒帘飘处有人家”则转向了人类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一联将自然与人居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世外桃源的理想追求。全诗在描绘自然壮丽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归隐山林的情怀。
全诗表现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追求宁静、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中描绘的山峰有什么特征?
诗中提到的“犬吠”有什么含义?
诗的最后一句“酒帘飘处有人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沈溎与王维的诗风相似,均热爱山水,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隐居的愿望,二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