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0:03
公诗如春风,著物便新好。
春风常自然,初不费雕巧。
又如荆山玉,不问与多少,
传流落人间,皆作希世宝。
吾得恨造物,生我殊不早。
不得拜堂下,朝夕事洒埽。
追扳邈难入,清泪出幽抱。
这首诗的意思是:公诗就像春风一样,轻轻吹拂,万物便焕然一新。春风的到来是自然而然的,没有经过多大的雕琢。而它又如荆山的美玉,不管有多少,都能传承到世间,成为稀世珍宝。我不禁恨造物,为什么让我出生得这么晚,不能在那美好的时光里,朝夕相伴,打理心中的情感。追寻那些难以触及的理想,最终只能在幽静中泪流满面。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蕴含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郑刚中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创作时机的渴求和对理想的追逐,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读坡诗》以春风和荆山玉作为比喻,描绘了诗歌之美与创作之难。诗开篇通过“公诗如春风”引入,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诗歌的自然之美,强调了诗作的灵动与生机,仿佛在诉说诗歌的天成之妙。接着,诗人提到“荆山玉”,意指珍贵的诗歌,传世之作虽不多,但每一篇都如同稀世珍宝,流传至今。
随着情感的深入,郑刚中表达了对造物的不满,恨自己生得不早,不能在理想的时光中追逐诗歌的美好。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时间的感慨与对理想的渴望。最后“清泪出幽抱”一句,展现了他对无法实现理想的深切遗憾,令人心生共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春风和荆山玉的对比,展现了诗歌的自然与珍贵,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渴望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艰辛与珍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化了诗的情感内涵,反映了诗人对创作与理想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风”象征什么?
“荆山玉”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出生时间感到何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