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8:5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8:50:03
霜作晴寒策策风,数家篱落澹烟中。
沙鸥径去鱼儿饱,野鸟相呼柿子红。
寺隐钟声穿竹去,洞深人迹与云通。
雁门踦甚将何报,万里堪惭段子松。
秋霜使天空变得清冷,阵阵风声中透出寒意,几家篱笆在淡淡的烟雾中隐约可见。沙鸥往远处飞去,鱼群则在水中饱食,野鸟在呼叫,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寺庙隐匿在竹林中,钟声悠扬地穿过竹林传来,幽深的山洞与云层相连,没有人迹可寻。雁门遥远的地方,我又能做些什么呢?万里之外,我感到惭愧,无法与那高大的松树相比。
作者介绍: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字君谏,号雨田,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歌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而受到赞誉。他的诗风受李白影响,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值天高云淡、霜降气寒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及对人生的思考。
《晚望有感》是一首富有秋韵的诗作,诗人在静谧的秋日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哲理。首联“霜作晴寒策策风,数家篱落澹烟中”以清冷的霜与微风引入,描绘出秋天的宁静与清寒,几家小院在淡淡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次联“沙鸥径去鱼儿饱,野鸟相呼柿子红”则转向描绘秋天的生机,沙鸥的飞去与鱼儿的饱食,野鸟的鸣叫与红彤彤的柿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表现出自然的丰盈与和谐,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后两联则带有一种哲思,“寺隐钟声穿竹去,洞深人迹与云通”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迹罕至的洞深山林的神秘感。最后一句“万里堪惭段子松”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高大松树的敬仰与自愧不如的情感,充满了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既有自然的和谐美,又有人生的哲理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主要探讨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首联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A. 雨天
B. 晴寒
C. 雪天
“沙鸥径去”的意思是:
A. 沙鸥飞走
B. 沙鸥停留
C. 沙鸥游泳
下联“万里堪惭段子松”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A. 自豪
B. 惭愧
C.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