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25
转应曲
作者: 吴未淳
春雪,春雪。片片飞来愁绝。
未能洗涤河山,空惹江天暮寒。
寒暮,寒暮,一阵昏鸦如雨。
春雪,春雪。片片飞舞而来,愁苦无尽。
并没有洗净河山,反而引起了江天的寒意。
在寒冷的黄昏中,昏鸦如雨般飞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春雪”与“昏鸦”在古诗中常作为意象,象征着孤独与愁苦。
作者介绍:
吴未淳,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转应曲》创作于春季,诗人在春雪纷飞的背景下,表现了对自然气候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春雪的到来,虽然是春天的象征,却带来了更多的忧愁与寒意。
《转应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开头便以“春雪”作为引子,揭示了春天的悖论。尽管春雪象征着新生的开始,但它的降临却带来了愁苦,诗人通过“片片飞来愁绝”描绘了雪花飘落时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进一步反思春雪的意义,认为它未能“洗涤河山”,反而加重了江天的寒意,展现了自然的冷酷与无情。
在“寒暮”一节,诗人用“昏鸦如雨”形象地描绘了黄昏的宁静与孤寂。昏鸦的意象,既是自然界的普通现象,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感的映射。整首诗以春雪为起点,逐渐深入到情感的深渊,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自然的无奈。
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哀伤的美感,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双重性:既是生机的象征,又是孤独的开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雪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反映了自然的冷酷与内心的孤寂。这种双重的情感交织,使诗歌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雪象征什么?
A. 温暖
B. 生机
C. 寒冷与愁苦
D. 和平
“寒暮”指的是什么时候?
A. 早晨
B. 中午
C. 黄昏
D. 午夜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愁苦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吴未淳的《转应曲》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而白居易则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情感表达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