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

时间: 2025-05-12 14:56:21

诗句

崩奔尧后一孤儿,蹠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投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56:21

原文展示:

崩奔尧后一孤儿,蹠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投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儿在尧帝崩亡后的无助与苦难,像是吠叫的狗群一样横行霸道。贾诩在未投靠曹操之时,心中早已认定汉贼已经存在很久了。

注释:

  • 崩奔:崩坏和逃亡,指的是尧帝的去世与国家的动荡。
  • 孤儿:指没有父母的孩子,象征无依无靠的状态。
  • 蹠狗:形容像狗一样的流氓,意指无道德的群体。
  • 贾诩:三国时期的谋士,曾为汉贼服务,后投曹操。
  • 汉贼:指那些破坏汉朝的贼寇。

典故解析:

  • :古代圣君,象征着仁政与理想的统治。
  • 贾诩:历史上以智谋著称,诗中提到他是在汉贼未灭之前就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反映出对历史的敏锐观察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擅长以历史为题材作诗,作品多以借古喻今、抒发个人感慨为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对现实的关切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与事件,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开头提到的“崩奔尧后”,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失去理想的时代,尧帝作为理想国的代表,其崩亡意味着国家的动乱和道德的沦丧。孤儿的形象则象征着无辜者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助与悲惨。接着,“蹠狗成群共肆欺”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助感,狗群的比喻使得这些无道德的群体更显得卑劣与可恨,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混乱。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贾诩,强调了他在未投曹操之前对历史的清醒认识,显示出历史的重蹈覆辙和人们的无奈选择。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借鉴,传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颇具讽刺意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崩奔尧后一孤儿:尧帝去世后,国家陷入混乱,孤独无助的孩子象征无辜者。
    2. 蹠狗成群共肆欺:形容无道德群体的猖獗,反映社会的黑暗与混乱。
    3. 贾诩未投曹操日:提到贾诩的选择,暗示历史的复杂与人性的困境。
    4. 自为汉贼已多时:贾诩在未投靠之前就已意识到汉贼问题,显示出历史的无奈与循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无道德的群体比作狗,强化了其卑劣形象。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历史循环的悲观认识,表达了对无辜者命运的同情。

意象分析:

  • 孤儿:象征无辜者与受害者。
  • :象征社会中的恶劣势力。
  • 贾诩:象征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指代什么?

    • A. 一位诗人
    • B. 古代的圣君
    • C. 三国时期的将领
  2. 诗中“蹠狗”指的是什么?

    • A. 忍者
    • B. 无道的强盗
    • C. 诗人
  3. 贾诩在未投曹操之前的态度是?

    • A. 绝望
    • B. 清醒
    • C. 愚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更侧重于豪情与个体的挣扎,而陈普的《咏史》则更注重历史的反思与社会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酹江月(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 金缕曲 秋景 月满秋夜长 春景 暗水流花径 春景 溪壑回春姿 春景 明月逐人来 春景 阊阖开黄道 春景 闲院绿阴生 春景 春风花草香 春景 池塘生春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即席赋诗 知尽能索 雨字头的字 见羹见墙 八字旁的字 百般奉承 偏劳 鸟面鹄形 役所 秋荼密网 阻障 立字旁的字 中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