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57:57
作者: 李白 〔唐代〕
东平刘公幹,南国秀馀芳。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而我谢明主,衔哀投夜郎。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浪。
这首诗写了东平的刘公幹,他是南方的杰出人物。刚发言就像朱色的绶带,五十岁时就佩戴着银章。在军营里畅饮冰水,身穿华丽的衣服,来到水乡。铜官城里有好几万人,争讼的声音在清澈的玉堂中回荡。他说话像珠玉般珍贵,落笔如风霜般犀利。而我则向明主表示感谢,满怀哀伤地投奔到夜郎。回家后债务缠身,门客成群结队。高谈阔论的声音充满四座,一天喝下千杯酒。我所追求的却毫无结果,外面的裘马也快要被压垮。如果主人再不顾念,我就只能在沧浪之中垂钓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高超的诗才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为主。
创作背景: 《赠刘都使》作于李白与刘公幹相识后,表达对刘公幹的钦佩与对自己处境的感叹。诗中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隐含了作者对自身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赠刘都使》通过描写刘公幹的风采与李白自身的境遇,展现了唐代士人的豪情与悲愤。开篇即以刘公幹的官职与身份引入,暗示其卓越的成就与地位。接着通过“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的描写,体现了李白对刘公幹的仰慕,同时也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李白在诗中以豪放的口吻,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尤其是在“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一句中,李白用酒债来隐喻生活的重担与无奈,显示出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后面的“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则表现了他对人生交际的向往与热烈。
整首诗中,李白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高远、豪放的气氛,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悲哀,使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冲突与矛盾。通过对刘公幹的赞美,李白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浪漫而又悲凉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刘公幹的赞美,反映了李白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唐代士人豪情壮志与内心孤独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平刘公幹”中的“东平”指的是哪个地方?
“饮冰事戎幕”中“饮冰”比喻的是?
李白在诗中对刘公幹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赠刘都使》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