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24
魏屯田知楚州
梅尧臣 〔宋代〕
淮南木叶惊,淮上使君行。
天外高帆出,沙头侯吏迎。
夜渐通废埭,秋月满孤城。
正迟文翁化,从来楚俗轻。
这首诗描绘了淮南秋天的景象。淮南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淮上的使君正在巡视。远天的帆船正驶出,沙洲上的官吏迎接。夜晚渐渐降临,废弃的埭堤逐渐显现,孤城在秋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幽。正是文翁的教化在迟迟到来,而楚地的风俗自古以来就显得轻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文翁化:指汉代的文翁以教育和文化提升地方风俗的事迹,象征着教育的力量与文化的传承。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晦,号香溪,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可能是在反映地方治理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表达对楚地风俗的思考。
梅尧臣的《魏屯田知楚州》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了对地方风俗和文化教育的深刻思考。首联“淮南木叶惊,淮上使君行”以生动的秋景引入,展现了淮南的自然景色。木叶在秋风中飘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接着“天外高帆出,沙头侯吏迎”描绘了人们的活动,表现出一种生机与期待。诗中通过夜色的渗透与月光的照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后两句“正迟文翁化,从来楚俗轻”则转向对文化与风俗的反思,表达了对文人教化的期待与对楚地风俗的失望。文翁的教化虽然迟到,但依然寄托了诗人对提升地方文化的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地方风俗的思考与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淮南木叶惊”中“木叶”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变化?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文翁化是指什么?
A. 政治治理
B. 文化教育
C. 经济发展
D. 军事强盛
诗中提到的“楚俗轻”是什么意思?
A. 风俗繁重
B. 风俗轻浮
C. 风俗优雅
D. 风俗古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魏屯田知楚州》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关注了社会与自然,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地方风俗的反思,而杜甫则着重于国家的现状与个人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