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21:43
题章和甫钓亭放言
斩木开亭,却倚石壁。
寒潭百雷,古木千尺。
观鱼乐而相忘,听鸟啼而自得。
去而之京洛之间数年,犹常梦崭岩之石。
我砍伐树木开辟了这个钓鱼的小亭子,亭子依靠着陡峭的石壁。
寒潭中雷声轰鸣,古树高耸入云。
我在这里看鱼,乐而忘忧;听鸟啼鸣,心中自得。
离开京洛之间几年,仍常梦见那崭新的岩石。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京洛”常用来指代当时的繁华地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逃避。诗中的自然意象则反映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豪放,特别擅长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隐居之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他的生活经历与政治风波使他更加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钓亭场景,呈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开篇“斩木开亭,却倚石壁”便勾勒出一个开朗的钓鱼环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后文“寒潭百雷,古木千尺”则引入自然的雄浑,表现出这种环境的壮丽与神秘。
“观鱼乐而相忘,听鸟啼而自得”展现了诗人沉浸其中的快乐,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去而之京洛之间数年,犹常梦崭岩之石”则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怀念,表明无论身处何地,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始终不变。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是对喧嚣城市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体现了追求宁静与内心自由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潭”代表什么?
A. 温暖的水
B. 清冷的水潭
C. 汹涌的海洋
D. 流动的小溪
诗人对京洛的态度是?
A. 渴望回归
B. 无所谓
C. 充满怀念
D. 逃避现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