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锦帆集怀卓老》

时间: 2025-04-29 05:30:33

诗句

世事玲珑说不周,慧心人远碧湘流。

都将舌上青莲子,摘与公安袁六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0:33

原文展示:

世事玲珑说不周,慧心人远碧湘流。都将舌上青莲子,摘与公安袁六休。

白话文翻译:

世间的事情复杂精巧,难以完全说清,智慧之人如同远离的碧湘水流。将其舌尖上的青莲子,摘下来送给公安的袁六休。

注释:

  • 玲珑:形容事物精巧复杂。
  • 慧心人:指智慧超群的人。
  • 碧湘流:指湘江,这里比喻智慧之人远离世俗。
  • 青莲子:比喻智慧的结晶。
  • 公安袁六休:指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代表人物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表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汤显祖读了袁宏道的《锦帆集》后所作,表达了对袁宏道智慧和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格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袁宏道智慧和品格的高度评价。首句“世事玲珑说不周”,以“玲珑”形容世事的复杂,暗示了袁宏道对世事的深刻洞察。次句“慧心人远碧湘流”,将袁宏道比作远离世俗的湘江,象征其高洁不染。后两句“都将舌上青莲子,摘与公安袁六休”,用“青莲子”比喻袁宏道的智慧结晶,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敬仰和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汤显祖的文学功底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世事玲珑说不周”,通过“玲珑”一词,形容世事的复杂和难以完全说清,为后文对袁宏道的赞赏做了铺垫。
  • 次句“慧心人远碧湘流”,用“碧湘流”比喻袁宏道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格,展现了对其的敬仰。
  • 后两句“都将舌上青莲子,摘与公安袁六休”,用“青莲子”比喻袁宏道的智慧结晶,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敬仰和赞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湘流”比喻袁宏道远离世俗,“青莲子”比喻袁宏道的智慧结晶。
  • 拟人:如“慧心人”拟人化地形容袁宏道。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袁宏道智慧和品格的赞赏和敬仰,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玲珑”、“碧湘流”、“青莲子”。
  • “玲珑”形容世事的复杂,“碧湘流”象征高洁品格,“青莲子”象征智慧结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慧心人远碧湘流”中的“碧湘流”比喻什么? A. 智慧之人远离世俗 B. 湘江的水流 C. 智慧的结晶 D. 复杂的事物 答案:A

  2. 诗中“都将舌上青莲子”中的“青莲子”比喻什么? A. 智慧的结晶 B. 高洁的品格 C. 复杂的事物 D. 远离世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锦帆集》
  • 汤显祖的《牡丹亭》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锦帆集》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在风格和主题上有何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
  • 《袁宏道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 村舍七首 其一 乍晴至园中 暇日坐山麓松石间作 秋日郊居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 其一 醉僧 初秋小雨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纵目远望 跃浪 不求甚解 包含见的成语 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时难得而易失 包含休的成语 方外之国 包含侠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料峭春寒 五短身材 死记 鸭蛋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