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4-27 15:42:02

诗句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

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

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02

原文展示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梅尧臣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 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 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白话文翻译

买下吴门的宅院,回家后自己种花。 春风还未完全吹拂,东岱山的魂魄却已经远去。 往昔曾作千年佳曲,如今只为一日叹息。 人们将美德铭刻,磨石取江边的沙。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门:指的是今江苏省无锡市一带,以其美丽的山水著称。
  • 春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东岱:指的是东海的岱山,象征着远去的生命。
  • 千年调:指的是长久以来的美好旋律或声名。
  • 一日:指的是短暂的时间,强调人生的无常。
  • 镌美德:指的是人们对美好品德的铭刻与追求。
  • 磨石取江沙:比喻追求美德的艰辛与不易。

典故解析:

  • 吴门宅:与梅尧臣的实际生活背景有关,他在吴门居住并从事诗歌创作。
  • 魂赊: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感慨,常常在古诗中用来指代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德润,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与陆游、苏轼等人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的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晚年,表达了他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不仅有对自己的反思,也有对社会名利的批判,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个人价值和道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是一首充满感伤的挽歌,整体上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的开头“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展现了诗人安静的生活状态,似乎在追求一种田园的宁静与淡泊。然而,随后的“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则乍然转入失落与惋惜,春风未能完全吹拂,象征着未实现的愿望,而东岱的“魂赊”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逝去,令人感到心痛。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的追忆和对当下短暂生命的叹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则以“磨石取江沙”的比喻,揭示了追求美德的艰辛与不易,强调了人生价值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宁静到失落,再到对美德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

    • 表达诗人选择隐居生活,回归自然,渴望宁静与和谐的心情。
  2. 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 春风尚未全面到来,象征着希望未能实现;而东岱的魂魄却已远去,暗指生命的流逝。
  3.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

    • 过去的美好事物如同千年的乐曲,而如今只是短暂的一声叹息,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4. 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 追求美德如同在石头上刻字,艰难而漫长,而磨取江沙则暗示了成就之路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磨石取江沙”,将追求美德比作艰难的磨砺过程,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句子有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歌唱的特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德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生活和社会价值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门宅:象征着归隐与宁静的理想生活。
  • 春风:代表着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东岱: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与无法挽回的过去。
  • 千年调:代表着美好与辉煌的记忆。
  • 美德:人们追求的崇高品质,象征着道德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项是诗中提到的地方? A. 长安
    B. 吴门
    C. 洛阳
    D. 杭州

  2. 诗人对“春风”的态度是? A. 积极向上的
    B. 充满忧伤的
    C. 无所谓的
    D. 轻松愉快的

  3.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往的怀念与叹息
    C. 对现状的满足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和陶渊明的《饮酒》:
    • 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梅尧臣更加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享受当下的宁静与乐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的美学与思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陈郎玉汝之官二首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 春日五首 其四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烟寺晚钟 读史 仓使和诗出奇不穷再次韵四首 挽淮东丘升抚干 与零陵周倅子镕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答上饶江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閠字旁的字 蜕皮 鼻字旁的字 未开头的成语 阴庇 氏字旁的字 汗牛充栋 肤寸而合 鹏云 歺字旁的字 一坐之间 舌字旁的字 包含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炸的词语有哪些 乐极哀生 浩然正气 自生自灭 海内鼎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