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52:05
长安新雨後,九陌少行人。
同舆有宋贾,游市怀隐沦。
日闻古贤哲,必与医卜邻。
来过季主室,再拜语逡巡。
矍然悟辞貌,何为居埃尘。
捧腹乃大笑,吾道非尔臻。
骥惭罢驴驷,凤岂燕雀亲。
筮占聊助上,功利傥及民。
大夫与博士,登车若丧神。
今我见何遯,始验太史真。
顺性诲善恶,不离义与仁。
言孝谕为子,言忠谕为臣。
又得蜀严比,宁将日者均。
京都盛龟筴,坐肆如鱼鳞。
噤口不正言,唯能辨冬春。
鸿冥复何慕,安得鸡骛驯。
长安新雨过后,街上行人稀少。
同车的有位宋朝的商人,在市场上游荡,心中怀着隐秘的忧虑。
每天听闻古代的贤哲,必与医卜之人交往。
来过季主的住处,我再次拜见他,言辞有些迟疑。
他神采奕奕,似乎领悟了我的意思,问我为何仍然沉迷于尘世的繁琐。
我捧腹大笑,告诉他我的道理并非你所理解的那样。
骏马和驴子相比,感到羞愧;凤凰怎会和燕雀相亲相爱?
算命占卜也只能助长名利,功利的追求恐怕未必能惠及百姓。
那些大夫和博士,坐在车上就像失去了灵魂。
如今我见到何遯,才开始验证太史的真实。
顺应天性,教导善恶,始终不离义与仁。
对子女讲孝道,对臣子讲忠诚。
又得到了蜀地的严比,宁可将日者均分。
京都的市井繁华,场所如同鱼鳞般密集。
有人噤口不言,唯能辨别四季的变化。
鸿冥又何必追慕,怎么能让鸡与狗相驯化?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青霞,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
此诗是梅尧臣赠送给何山人(何逊)的作品,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批判。诗中对古代贤哲的敬仰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长安城内新雨后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哲的思考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开篇的“长安新雨后,九陌少行人”,勾勒出了一幅静谧的城市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俗的冷漠。随着诗的展开,诗人通过与季主的对话,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他认为,许多人只顾名利,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道德与仁义。
诗中对“骥”与“驴驷”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对人才的期望与对庸才的鄙视。梅尧臣通过对比,强调了人应追求高尚的品德而非世俗的名利。后半部分中提到的“顺性诲善恶”,则体现出诗人对教育的思考,认为教育应当根植于对人性和道义的理解。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梅尧臣作为文人对人生态度的深思熟虑。
整首诗表达了梅尧臣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功利的批判,强调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人性思考。
诗中提到的“长安新雨后”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繁华热闹
B. 寂静冷清
C. 怨恨沮丧
D. 快乐轻松
“骥惭罢驴驷”中的骥代表什么?
A. 庸才
B. 人才
C. 牲畜
D. 名利
诗中“顺性诲善恶”主要强调了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教育的重要性
C. 隐士的生活
D. 个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