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时间: 2025-05-07 09:46:40

诗句

温纯如玉绝纤瑕,惊坐何人指孟嘉。

策马殿军劳不伐,舍鱼取义理无差。

读碑襄水真为谷,守垒房陵忍雇家。

乡国不妨动归兴,天津八月却随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40

原文展示:

温纯如玉绝纤瑕,惊坐何人指孟嘉。
策马殿军劳不伐,舍鱼取义理无差。
读碑襄水真为谷,守垒房陵忍雇家。
乡国不妨动归兴,天津八月却随楂。

白话文翻译:

温和纯洁如玉,毫无瑕疵,坐在这里的人是谁在指指点点孟嘉?
策马出征的军队辛苦而不自夸,舍弃鱼利而追求道义理当无差别。
读碑铭的襄水真正是谷地,守卫边垒的房陵却忍受着雇佣之苦。
故乡的思念不妨动摇归兴,天津的八月却伴随楂树的果实。

注释:

  • 温纯如玉:形容人品温和纯洁,像玉石一样没有瑕疵。
  • 孟嘉:指的是东汉的文学家孟郊,他的诗才受到人们指点。
  • 策马殿军:形容骑马出征,殿军指的是军队中的先锋。
  • 舍鱼取义:舍弃眼前的利益而追求道义。
  • 读碑襄水:指阅读碑铭,襄水是地名,象征丰富的文化底蕴。
  • 守垒房陵:房陵指的是一个地名,守卫边陲的辛苦。
  • 天津八月:天津是一个地方,八月则是指时节,楂指楂树,象征归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岳珂,字懋之,号东皋,北宋诗人,擅长词与诗,作品中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孟运判赴京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人情冷暖与道义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友人孟运判赴京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和道义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开头两句以“温纯如玉”的形象描绘出友人的品德,接着反问“何人指孟嘉”,暗示社会对才华与品德的关注与评判。接下来的“策马殿军劳不伐”,则表达了对出征者的理解与敬重,强调舍弃个人利益而追求理想的高尚情操。后两句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提到“乡国不妨动归兴”,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整体来看,诗歌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的祝愿,也有对理想与故乡的深切思考,体现了岳珂深厚的人文关怀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温纯如玉绝纤瑕:以白玉比喻友人性情,强调其纯洁高尚。
  2. 惊坐何人指孟嘉:反映社会对杰出人物的关注与评价,暗示不屑于他人的无端指责。
  3. 策马殿军劳不伐:表达对出征将士的辛苦和无私奉献的赞美。
  4. 舍鱼取义理无差:强调追求道义的重要性,舍弃眼前利益。
  5. 读碑襄水真为谷:象征文化的丰饶与历史的积淀。
  6. 守垒房陵忍雇家:描绘守边的艰辛,体现忠诚与奉献。
  7. 乡国不妨动归兴:对故乡的思念不减,表达浓厚的乡愁。
  8. 天津八月却随楂:用季节和自然景物描绘思乡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温纯如玉”,形象生动。
  • 对仗:如“舍鱼取义”与“读碑襄水”,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楂”,象征归乡的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强调道义与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在送别中流露出对理想的坚持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纯洁与高尚。
  2. :代表勇气与出征。
  3. :象征历史与文化。
  4. :代表丰收与归乡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温纯如玉”形容的是谁的品德?

    • A. 孟运判
    • B. 岳珂
    • C. 诗人朋友
    • D. 其他
  2. “舍鱼取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追求个人利益
    • B. 追求道义
    • C. 追求名利
    • D. 追求安逸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岳珂:两位诗人都善于通过送别抒发对朋友的祝福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而岳珂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岳珂诗文集》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崔先生东归 南乡子 夫容 次韵张提刑送行六绝 取凉二绝 答程嘉定二首 参政李公以勤谨和缓励后学江宪益以公廉忠信为八箴因赋诗赠别 读史三绝 清明二绝 除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返观内照 星流电击 谋及庶人 厄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象话 病字头的字 训练有素 鼠字旁的字 日长如小年 提土旁的字 包含分的词语有哪些 满腔义愤 爨室 怀愿 申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