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5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50:00
应天长令
曲栏十二闲亭沼。
履迹双沈人悄悄。
被池寒,香烬小。
梦短女墙莺唤晓。
柳风轻袅袅。
门外落花多少。
日日离愁萦绕。
不知春过了。
《应天长令》可以理解为:
曲折的栏杆旁,十二个闲静的亭子映在水中。
脚步声轻轻沉入水中,只有人影悄悄。
池水冷,香烛的火焰微弱。
梦短暂,女墙上黄莺在晨曦中唤醒。
柳枝轻轻摇曳,
门外落花不知道有多少。
每天的离愁萦绕心头,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过去了。
作者介绍:
毛幵,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资料不详。他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应天长令》创作于春末夏初的季节,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离去和离愁的萦绕,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应天长令》是一首细腻而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弯曲的栏杆和静谧的亭子,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环境,但随即转入冬日的寒冷和香火的微弱,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消逝。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引发了对离愁的思考。
接着,诗中提到黄莺的啼鸣,似乎在唤醒沉睡的人们,但却又让人感受到梦短暂的无奈。柳枝轻拂,落花纷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在无形中加重了离愁的分量。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交织着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离愁的感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此情此景,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曲栏”主要指什么?
A. 竹子
B. 栏杆
C. 河流
D. 山峦
诗人通过“黄莺在晨曦中唤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忧伤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日日离愁萦绕”表示什么?
A. 对未来的期许
B. 对春天的怀念
C. 对离别的痛苦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毛幵的《应天长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毛幵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传达离愁,而李清照则通过更为直接的情感表达来探讨情感的复杂性和深邃。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解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应天长令》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