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9:12
采桑子慢
偕叙甫游虞山,至兴福寺、帘珠洞、大小剑门,欲访柳如是墓,不果
作者:汪东 〔清代〕
平芜到海,螺黛遥浮烟际。
任摇兀篮舆徐转,树隐招提。
石屋阴寒,散珠跳玉雨霏霏。
登临高处,澄波四远,洲渚都迷。
苔磴数盘,直穿岩罅,风裂单衣。
恨如此山川奇秀,偏负蛾眉。
一舸当年,更无人去伴鸱夷。
春游谁酹,孤坟宿草,红豆新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虞山的所见所感。一路平坦的草地延伸至海边,远处的山如同螺旋的青黛,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任凭摇曳的篮子在山路上缓缓前行,树林中藏着寺庙的身影。石屋阴冷,细雨如同珍珠般洒落,似乎在跳动。登上高处,四周的水面澄澈,远处的洲渚都迷离不清。
苔藓覆盖的石阶如同几盘,直通岩缝,风吹得我单薄的衣服猎猎作响。对此山川的奇美,我感到遗憾,因为它未能配得上我的蛾眉。回想当年,一叶小舟,却再没有人陪伴我去探访那位鸱夷。春天的游玩,谁能为我洒酒祭奠,那孤独的坟墓上生满了杂草,只有新生的红豆枝条。
柳如是,原名柳氏,明末清初的才女,才华横溢,与诗人李渔有过深厚的交情。她的墓地隐秘而美丽,成为诗人游览的目的地,然而未能如愿,增添了诗中的惆怅之感。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活于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常流露对故人和自然的眷恋。他的诗风多以清新洒脱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汪东游览虞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逝去故人的追思。游历中未能寻访柳如是的墓地,令他倍感遗憾,情感真挚而深沉。
《采桑子慢》是一首典雅的抒情诗,汪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虞山的美丽景色。诗人用“平芜到海”开篇,意指平坦的草地延续至海边,给人以辽阔的感受。接着用“螺黛遥浮烟际”形容远山的美丽,结合“任摇兀篮舆徐转”的意象,展示出诗人悠然自得的游览情景。
然而在美景之中,诗人心中却隐隐感到遗憾与惆怅。他渴望访柳如是的墓,却未能如愿,留下对逝者的追忆和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后面的“恨如此山川奇秀,偏负蛾眉”,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人生感悟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美感,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人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问:诗中“平芜到海”中的“平芜”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草地
C. 河流
问:诗人对柳如是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思念
C. 忌妒
问:“苔磴数盘”中的“苔磴”意指?
A. 石阶
B. 岩石
C. 小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希望读者能对《采桑子慢》这首诗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