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2:29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东风未转,珍重梅花无恙。正凄绝人间何世,梦雨荒唐。万叠寒波,怨流羌管不成商。孤鸿雪际,拳鸦树杪,残画秋妆。寄语众仙,钧天沈醉,休问霓裳。镇相对朱楼隔雾,人语微茫。山尽平芜,凤城西畔尚斜阳。抟沙心事,回灯泪影,都费商量。
东风尚未转暖,请珍惜梅花的清香。如今人间何处凄绝,梦中雨水荒唐无常。万叠寒波拍打,怨恨的羌笛音调不成曲。孤鸿在雪中飞翔,树梢上的乌鸦啼叫,残留着秋天的妆饰。寄语众仙,天上已醉,别问那霓裳的事。隔着雾气,朱楼相对,人声朦朦胧胧。山尽头是平原,凤城西边的斜阳依然明媚。心事如沙,回灯下泪影,都是徒劳的商量。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匪石,清代诗人,以豪放清新著称,作品多以山水、时节、情感为题材,常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采桑子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梅花、孤鸿等意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采桑子慢》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与感伤。诗中通过对梅花、寒波、孤鸿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开篇“东风未转,珍重梅花无恙”一语,既是对梅花的珍视,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对生活的感知如同寒波般深邃而复杂,尽管外界的美好依旧存在,但内心的孤寂却难以驱散。
诗中“怨流羌管不成商”,显示出诗人在音乐与情感之间的挣扎,羌笛的怨音如同诗人的心声,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接着,孤鸿、拳鸦的意象引发读者的深思,孤独感在这里显得愈发明显。诗人通过“寄语众仙,钧天沈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这一切似乎又是遥不可及。
最后几句“抟沙心事,回灯泪影”更是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心事如沙,难以捉摸,泪影在灯光下显得愈发清晰却又无力。整首诗在清新雅致的外表下,流露出深重的情感,使人深思。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孤独与人生无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孤鸿”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朱楼”是指什么?
答案:
陈匪石与李白在对孤独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豪放与陈匪石的细腻形成对比,前者多豪情,后者则更添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