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语鸩》

时间: 2025-07-27 14:11:59

诗句

客语南方鸩,啄蛇掀巨石。

遂令山中人,多窃禹步迹。

谁云不可转,乌啄犹能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11:59

原文展示:

客语南方鸩,啄蛇掀巨石。
遂令山中人,多窃禹步迹。
谁云不可转,乌啄犹能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的鸩鸟,它啄食蛇类,翻动巨石。山中人因此偷取了禹王的足迹。谁说鸩鸟无法转变命运?乌鸦啄食仍然能够投掷。

注释:

  • 客语:外地人的语言,指南方的方言。
  • :一种有毒的鸟,古人常用其毒药。
  • :鸟用嘴啄食。
  • :指蛇类,象征阴险。
  • :翻动、揭起。
  • 巨石:大石头,象征艰难险阻。
  • 禹步迹:指大禹治水的足迹,象征伟大的成就。
  • :指乌鸦,象征普通、平凡。
  • :改变或转变。
  • :投掷或抛出。

典故解析:

  • 禹王:大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象征着智慧和伟大的成就。他的足迹代表着治水的成功与历史的重要性。
  • 鸩鸟:鸩鸟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凶鸟,象征着危险和毒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方,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类行为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常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的影响。

诗歌鉴赏:

《语鸩》是一首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诗,作者通过描绘鸩鸟的形象,反映出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诗中鸩鸟的行为不仅是对蛇类的捕食,更是对自然环境的掌控,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力量。

诗的开头通过“客语南方鸩”引入,展现了鸩鸟的生存状态,随即转向其对巨石的翻动,暗示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接着提到“多窃禹步迹”,展现了人类对历史、成就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一句“谁云不可转,乌啄犹能掷”,则是对人类命运的反思,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是普通的乌鸦,也能通过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激励着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客语南方鸩”:描述南方的鸩鸟,暗示外地人的视角及对自然的观察。
    2. “啄蛇掀巨石”:鸩鸟的行为象征着对自然的挑战与掌控。
    3. “遂令山中人,多窃禹步迹”:人们从中获得启示,试图追随伟大的成就。
    4. “谁云不可转,乌啄犹能掷”:强调任何生物都有改变命运的可能,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中的鸩鸟和乌鸦比作人类,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在语言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鸩鸟和乌鸦的象征,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伟大,以及每个人都有可能改变命运的积极信念。

意象分析:

  • :象征危险与毒害,表达人与自然的斗争。
  • 巨石:象征艰难险阻,反映生活中的挑战。
  • 禹步迹:象征历史成就与人类智慧的追求。
  • 乌鸦:象征平凡与改变,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鸩”象征着什么? A. 安全 B. 有毒 C. 美丽

  2. “多窃禹步迹”中的“禹”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大禹 C. 孙子

  3. 诗中的乌鸦象征着什么?
    A. 普通与平凡 B. 升华与伟大 C. 神秘与危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语鸩》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涉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但梅尧臣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杜甫则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青县 台湾道体制甚崇有巡捕戈什标兵每逢开印封印兵队站围俨然海外封疆也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五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四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一 咏西螺柑 其一 壬辰 张月楼军门督师剿番喜得捷报赋贺 偕施云舫许蕴伯游竹溪 台南城外有开元寺甚幽静游毕题壁一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党邪丑正 挽负 包含闵的词语有哪些 熟视不睹 侨郡 弓字旁的字 伊瀍 三点水的字 蝼蚁得志 高城深池 全力以赴 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淮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才怀隋和 两点水的字 鼓字旁的字 不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