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0:38
谒金门
陈坦之〔宋代〕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
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
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途不确定的感慨,反复地倾倒金杯玉壶,明亮的月光透过绡窗,烛光在窗前闪烁。愁绪如同题写在绿纸上的字,秋水清澈如鱼目,瘦腰似乎又几分消瘦。接到云信却没有心情去细读,雕鞍此刻又要停留在何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坦之,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心境游离,社会动荡或个人遭遇困扰之际,反映了他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感。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用简洁的语句勾勒出自己内心的迷茫和惆怅。开头的“归未卜”便直接点出归途的不确定感,接着的“频倒金驱纤玉”则通过饮酒的场景传达了一种试图忘却忧愁的无奈。月光透过绡窗,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却又忧伤的氛围。
“搦愁题蠹绿”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似乎在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情绪,却又感到无从倾诉。秋水的描绘,则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心灵的映射,清澈而又静谧。最后两句“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则是对未来的迷惘和对归宿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盼,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不确定感和内心孤独的深刻反思。诗人在面对现实时,既渴望归去,又感到无奈,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归未卜”是什么意思?
“搦愁题蠹绿”中的“蠹”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谒金门》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