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栖贤寺》

时间: 2025-04-27 02:49:28

诗句

知见一何高,拭眼避天位。

同观洗耳人,千古应无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9:28

原文展示:

知见一何高,拭眼避天位。同观洗耳人,千古应无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见解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上那些清白无辜之人的敬仰与传承。诗人用“拭眼避天位”来形容自己对世俗权位的超然态度,而“同观洗耳人”则指向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保持清白的人,强调他们的无愧于心。

注释:

  • 知见:见识、见解。
  • 拭眼:擦拭眼睛,这里引申为清醒的观察和思考。
  • 避天位:避开世俗的权位,指对权力的淡泊。
  • 洗耳人:指古代洗耳以听的隐士,代表清白无私的人。
  • 千古应无愧:意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人不应感到羞愧。

典故解析:

“洗耳”出自《论语》,孔子提到“洗耳恭听”的故事,意在表达对真理的尊重和对权力的远离。这里的“洗耳人”象征那些追求真理、不为权位所动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四方,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风格豪放,情感奔放,常以酒兴作诗。

创作背景:

《栖贤寺》创作于李白生平游历山水之间,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蔑视。诗中所述的“洗耳人”反映了李白对清白高洁人生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诗歌鉴赏:

《栖贤寺》展现了李白独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诗人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见解的向往,展现了他超然的生活态度。通过“拭眼避天位”,李白传达出对世俗权力的淡泊与不屑,体现了他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洗耳人”则强调了历史上那些秉持清白与正义之人的高尚品质,李白以他们为楷模,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世俗的反思,又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才华与胸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知见一何高:表达了对高尚思想和见解的赞叹。
  2. 拭眼避天位:指自己不被权位所迷惑,保持清醒。
  3. 同观洗耳人:与历史上清白的人同样看待世事。
  4. 千古应无愧:强调对清白生活的追求,历史中不应有任何愧疚。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节奏感。
  • 比喻:通过“洗耳”比喻清白无私的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高尚的见解与清白的生活,李白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反映了他对自由、清白与理想人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知见:象征智慧与思想的高度。
  • 天位:象征权力与世俗的牵绊。
  • 洗耳人:象征清白与高洁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洗耳人”象征什么? A. 权力的象征
    B. 清白无私的人
    C. 仕途的成功
    D. 诗歌的创作

  2. 诗中“拭眼避天位”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世俗的淡泊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白的《栖贤寺》更加强调个体的超脱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风格各异,但都折射出唐代诗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垂虹亭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壬戌正月晦与仲元自淮上复至齐安 次韵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寄胜之运使 偿薛肇明秀才桤木 谢微之见过 孤桐 世故 宿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酒狂 水结尾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聪明睿达 烛照数计 被开头的成语 飞鸟依人 忘怀得失 飞陛 证父 香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四战之国 罪籍 水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形色仓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