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9:28
知见一何高,拭眼避天位。同观洗耳人,千古应无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见解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上那些清白无辜之人的敬仰与传承。诗人用“拭眼避天位”来形容自己对世俗权位的超然态度,而“同观洗耳人”则指向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保持清白的人,强调他们的无愧于心。
“洗耳”出自《论语》,孔子提到“洗耳恭听”的故事,意在表达对真理的尊重和对权力的远离。这里的“洗耳人”象征那些追求真理、不为权位所动的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四方,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风格豪放,情感奔放,常以酒兴作诗。
《栖贤寺》创作于李白生平游历山水之间,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蔑视。诗中所述的“洗耳人”反映了李白对清白高洁人生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栖贤寺》展现了李白独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诗人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见解的向往,展现了他超然的生活态度。通过“拭眼避天位”,李白传达出对世俗权力的淡泊与不屑,体现了他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洗耳人”则强调了历史上那些秉持清白与正义之人的高尚品质,李白以他们为楷模,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世俗的反思,又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才华与胸怀。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高尚的见解与清白的生活,李白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反映了他对自由、清白与理想人生的向往。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洗耳人”象征什么?
A. 权力的象征
B. 清白无私的人
C. 仕途的成功
D. 诗歌的创作
诗中“拭眼避天位”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世俗的淡泊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人生的迷茫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白的《栖贤寺》更加强调个体的超脱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风格各异,但都折射出唐代诗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