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26
喜迁莺·访江鲸涛即席分得渡字
—— 过春山 〔清代〕
绿阴深处。指流水孤村,抱琴微步。
古木吹香,丛篁滴翠,掩映短篱蔬圃。
谁识此中真意,应有沙边鸥鹭。
款蓬户。正注书初倦,石栏亭午。
挥麈。忘清暑。击剑高歌,狂态还如故。
栗里苔荒,竹溪烟冷,为问白云谁侣。
休负五湖秋事,归兴一竿风露。
君听取。渐棹歌声起,月明前渡。
在绿树成荫的深处,我指着那条流过孤村的小河,轻轻地抱着琴,缓步而行。
古老的树木散发着香气,竹林滴翠,掩映着矮篱笆和菜园。
谁能理解这里的真谛,河沙边应该有海鸥和白鹭。
我轻轻推开蓬门,正当我开始感到倦意,石栏旁正值午后。
我挥动着扇子,忘却了炎热的夏天。高歌击剑,狂放的情绪依然如故。
栗树林里苔藓荒凉,竹溪烟雾弥漫,想问白云,你的伴侣是谁?
不要辜负五湖的秋色,归来的兴致就像一根风露的竹竿。
听吧,渐渐传来歌声,月明之下我们划船渡过。
作者介绍:
过春山,清代诗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意蕴深远而著称,常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江边,诗人因游览江水而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抒发了对宁静生活和自然景色的向往,同时也渗透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美丽的江边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开篇的“绿阴深处”即营造出一个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流水孤村”、“古木吹香”、“丛篁滴翠”等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与自然的美感。诗人通过“谁识此中真意”的自问,引发读者思考自然的真实意义,同时也隐含了对孤独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则将目光转向个人的情感与体验。在“挥麈”、“击剑高歌”中,诗人表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狂放,尽管环境宁静,但内心的激情依然澎湃。结尾的“渐棹歌声起,月明前渡”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赞美,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令人心向往之。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是清代诗词中一幅动人的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悟,反映出一种追求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村”象征着什么?
诗人用何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白云”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