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3:16
孝感柔强敌,和盟定一朝。
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
歌吹仍祠禹,羹墙若见尧。
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
感恩孝道的力量,柔和却能抵挡强敌,
盟约在某一天顺利签定。
龙舟从辽阔的海面驶来,
神仙的鹤车也飞回了天上。
唱歌和乐器声响起,继续供奉大禹,
若能再见到尧帝的盛况,真是美好。
稽山同样高峻,从此百神齐聚朝拜。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首诗写于国家和平、社会安定的时期,表达了对孝道、和谐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赞美,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孝道、和谐、理想统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开篇以“孝感柔强敌”引出主题,强调孝道的力量不仅在家庭中至关重要,也能在国家层面上抵御外侮,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家庭伦理与国家安定之间的内在联系。
接下来的“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则通过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神圣感,象征着和平与荣耀的到来。而“歌吹仍祠禹,羹墙若见尧”则回顾了历史上的贤君,既表达了对“大禹治水”精神的尊重,也隐喻着要实现尧舜之治的期盼。
最后一句“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总结了全诗的意图,表现出国家政治的理想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诗人在此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表达了神灵归位、人间和谐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孝道的力量、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强调道德与和谐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中提到的“龙輴”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权力
C. 文化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个人情感
B. 家庭伦理与理想政治
C. 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羹墙若见尧”意指:
A. 希望再次见到贤明皇帝的盛况
B. 对美食的追求
C. 对历史的遗憾
对比刘子翚与杜甫的作品,两位诗人都强调道德与国家的关系,但刘子翚更侧重于理想的展望,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现实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