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其二》

时间: 2025-07-12 21:03:19

诗句

一斑两点从初起。

这手脚、渐不灵利。

背人只待暗搔爬,腥臭气、薰天炙地。

下梢管取好脓水。

要洁净、怎生堪洗。

自身作坏匹如闲,更和傍人带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03:19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二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一斑两点从初起。
这手脚渐不灵利。
背人只待暗搔爬,
腥臭气薰天炙地。
下梢管取好脓水。
要洁净怎生堪洗。
自身作坏匹如闲,
更和傍人带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从一开始的小病症逐渐恶化的过程。他的手脚变得不灵活,背后总是暗自忍受着痛苦,令人窒息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尽管他试图清理自己的伤口,但却发现难以洗净。最终,自己变得虚弱不堪,还要拖累他人。

注释:

  • 一斑:指的是一个小病症的开端。
  • 腥臭气:形容病痛带来的难闻气味。
  • 脓水:伤口流出的脓液。
  • 带累:指自身的病痛影响到周围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词风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生活片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一个病痛缠身的时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对疾病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身状态的无奈和对他人影响的愧疚。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其二》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词中通过对病痛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遭受身体和心理双重折磨时的脆弱与无助。开头的“一斑两点”简洁而富有象征性,暗示小病的萌芽阶段。随后的“这手脚渐不灵利”,则通过具体的身体感受,传达出病痛逐渐加重的无奈。在后面的描写中,腥臭气息的弥漫不仅是身体虚弱的体现,更隐喻着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疏离。最后,词人表达了对自身病痛的自责和对他人的拖累,展现出一种普遍的人生无常和对他人情感的体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斑两点从初起:表示病症的初发阶段。
  • 这手脚渐不灵利:描绘病情加重,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 背人只待暗搔爬:形容在别人面前隐藏痛苦,暗自忍受。
  • 腥臭气薰天炙地:以气味的强烈来强调病痛的严重性。
  • 下梢管取好脓水:指从伤口流出脓水,病情的真实写照。
  • 要洁净怎生堪洗:表达了难以清理病痛的无奈。
  • 自身作坏匹如闲:暗指自己的虚弱状态和无所作为。
  • 更和傍人带累:自责因自身病痛影响到他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痛形象化,通过具体的身体感受传达情感。
  • 拟人:赋予气味以“薰天炙地”的能力,增强了病痛的压迫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病痛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苦难面前的无助与孤独。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引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显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牵连与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脓水:代表着疾病的恶化和无法摆脱的现实。
  • 腥臭气:隐喻人际关系中的压迫与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死
    • B. 病痛与人际关系
    • C. 自然景色
  2. “一斑两点从初起”中的“一斑”指的是什么?

    • A. 伤口
    • B. 病症
    • C. 心情
  3. 诗中提到的“腥臭气”主要用于形容什么?

    • A. 身体的虚弱
    • B. 病痛的严重性
    • C. 社会的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与同样主题的其他词人作品进行比较,特别是探讨病痛和人际关系的诗词,如李清照和苏轼的作品,展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无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诗招之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或为苏过作? 浚井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 迨作淮口遇见诗戏用其韵 次韵曹九章见赠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僵踣 独见之明 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年秩 萝蔓 三饥两饱 重床叠架 莲井 建功立事 匕字旁的字 灾凶 偃武櫜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