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53
班婕妤
作者: 苏平 〔明代〕
一自辞同辇,深宫草又生。
甘随纨扇弃,犹记玉阶行。
明月愁中影,流莺梦里声。
笙歌前殿夜,教妾若为情。
自从离开那同车的陪伴,深宫里又长出了野草。
我甘愿随手丢弃华丽的扇子,仍然记得那玉阶上的行走。
明月下我的影子令人忧愁,流莺在梦里唱着哀怨的歌声。
笙歌在前殿的夜晚响起,让我这个女子如何去面对情感的困扰呢?
班婕妤是汉朝著名的才女,因其才华和美貌被选为宫女。诗中引用其孤独和失落的情感,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苏平,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著称,常常抒发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诗写作于明代,正值皇权的巅峰时期,后宫女子多承受着荣华与孤寂的双重压力。班婕妤的故事成为许多后人反思权力与爱情的范本。
《班婕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宫女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篇便以“辞同辇”引入,表达了离开往日荣华的痛苦。接着用“深宫草又生”描绘出了宫廷的冷清与荒凉,暗含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诗中“甘随纨扇弃”一句,表现了诗人自愿放弃华丽生活的孤独感,透露出对自由的渴望。后面“犹记玉阶行”则通过回忆的方式,传达出对美好往昔的深切怀念。
“明月愁中影”一联,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忧愁与孤寂,而“流莺梦里声”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流莺的歌声似乎在诉说着她的无奈与失落。
最后“笙歌前殿夜,教妾若为情”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热闹的夜晚中,内心的孤独与对情感的迷惘,极具感染力。这首诗以清新而忧伤的笔触,展现了女性在权力中心下的脆弱与坚强,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中心下女性的孤独与情感困扰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往日荣耀的怀念与对自由的渴望。
班婕妤的故事中,她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贬?
A. 失宠
B. 受宠
C. 逃离
D. 出嫁
“深宫草又生”中的“草”象征着什么?
A. 荣华
B. 孤独
C. 财富
D. 自由
诗中提到的“明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