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3:56
伐木伐木,无废於勤。
不足柱榱,犹用以薪。
岂弟君子,无易於人。
砍伐树木,勤劳是不会白费的。
虽然不够做柱子和梁架的木材,
但仍然可以用来当柴火。
君子应该像这样,
不轻易依赖他人。
作者介绍:王令,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人的推崇。王令的诗歌常常融入哲理,关注人性和社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王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勤劳和自立的推崇,反映了当时士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噫田操四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勤劳与自立的重要性。诗的开头“伐木伐木,无废於勤”直接引入主题,强调了勤劳的价值。这句诗不仅是对劳动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木材用途的具体说明,进一步阐述了即使是看似无用的劳动,也能创造出价值。
“岂弟君子,无易於人”这一句则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强调了“君子”应当自立自强,不应轻易依赖他人。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期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尤为重要。整首诗以清晰的逻辑和深入的思想,传达了勤劳和自立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勤劳自立的重要性,提倡个人努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诗词测试:
诗中的“伐木”主要象征什么?
A) 劳动
B) 财富
C) 休息
D) 旅行
“岂弟君子,无易於人”这句强调了什么?
A) 依赖他人
B) 自立自强
C) 享乐
D) 归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噫田操四章》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强调了劳动与自然的关系,但王令更侧重于个人的自立自强,而白居易则更注重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