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20:5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58:35
《哭诗六章》 ——王令 〔宋代〕
朝歌忧思多,暮歌无奈何。
偶叹气亦绝,未恸血先沱。
泪落入口少,不如出眼多。
安得常病躯,不为瘠且瘥。
本诗表达了作者在朝夕之间的忧思和无奈,叹息间感受到深重的痛苦,甚至痛苦到流血。泪水从眼中流出,似乎更为痛快,反而口中的苦涩难以承受。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常常病痛,以此逃避心理的瘦弱和挣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朝歌”“暮歌”的意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悲苦,类似于古代诗人常表现的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昂,号白云居士,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反映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哭诗六章》写于王令遭遇个人生活困境之际,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痛苦的深刻体验。此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愈发浓厚。
《哭诗六章》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生活无奈的叹息。首句“朝歌忧思多,暮歌无奈何”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烦恼紧密结合,早晨的忧虑和晚上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接下来的“偶叹气亦绝,未恸血先沱”更是将痛苦的情感推向极致,叹息中似乎连哭泣的力气都已消失,内心的绝望令鲜血流淌,描绘了痛苦的深刻和无奈。诗中“泪落入口少,不如出眼多”一句,则是将身体与情感的联系放大,强调了眼泪作为情感宣泄的必要性,暗示着内心苦闷难以启齿的沉痛。
最后一句“安得常病躯,不为瘠且瘥”展现了诗人的无奈与绝望,似乎希望通过身体的病痛来逃避内心的痛苦,反映出对生命的无力感。整体而言,诗作以其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痛苦与无奈的深刻体验,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内心情感的挣扎,展现了人对苦难的无力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令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朝歌忧思多”的意思是什么?
a) 早晨充满快乐
b) 早晨的歌声中带有忧虑
c) 早晨无事可做
d) 早晨歌声悦耳
诗中“泪落入口少”的含义是?
a) 眼泪流出较少
b) 口中苦涩难忍
c) 眼泪更痛快
d) 以上都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哭诗六章》与杜甫的《登高》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个体苦难的深刻思考。杜甫以历史背景为依托,展现了更为宏观的社会苦难,而王令则更为专注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