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24
蹇驴谁驾复谁骖,略似遗公在剑南。
尚有三钟加十束,那无二顷种千柑。
不烦剥啄敲门访,且可跏趺面壁参。
春到茅檐殊未觉,晓窗差薄日初酣。
谁来驾驭那蹇驴,谁又来牵引它,
这情景似乎让人想起遗公在剑南的日子。
还有三钟茶水加十束柴火,
何必再种两顷的柑橘呢?
不必烦恼剥啄敲门来访,
不如静坐面壁,心中参悟。
春天已经来到茅檐下,
但我却未曾觉察,晓窗外薄薄的阳光刚刚洒下。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天池,晚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刘克庄才华横溢,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生活,常常流露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又和感旧四首》是刘克庄在经历人生的种种变迁后所作,表达了对故人往事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的思考。此时,刘克庄已年过半百,时局动荡,个人生活亦多有不顺,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现状的反思。开头两句用“蹇驴”象征生活的艰难,接着提到“遗公”,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故人的怀念。诗人似乎在追忆与朋友一起度过的岁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当下孤独生活的无奈。“尚有三钟加十束”,描绘了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对平凡生活的接受与珍惜。诗中“不烦剥啄敲门访”,更是传达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淡然,选择在静谧中思考人生的哲理。最后两句“春到茅檐殊未觉,晓窗差薄日初酣”,用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迟钝和对生活的感悟,寓意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中“蹇驴”象征什么?
“不烦剥啄敲门访”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遗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