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8:1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8:14:52
西江月(海棠)
作者: 李莱老 〔宋代〕
绿染晓云冉冉,红酣清雾冥冥。
银簪悬烛锦官城。困倚墙头半影。
雨后遍饶艳冶,燕来同作清明。
更深犹唤玉靴笙。不管西池露冷。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美丽景象,淡淡的绿色云彩在空中飘浮,红色的花朵在清雾中显得格外迷人。银簪点缀着烛光,映照着繁华的锦官城。我困倚在墙头,半身影子在上面。雨后的景色愈加艳丽,燕子来到这里,和我一起享受这清明的时光。夜深了,我还在呼唤着玉靴和笙乐,不在乎西池的露水有多寒冷。
作者介绍: 李莱老,字子华,号山人,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海棠花开,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江月(海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图景,诗人通过丰富的色彩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生机盎然的场景之中。开篇的“绿染晓云冉冉,红酣清雾冥冥”,通过对色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柔和与生机。接下来的“银簪悬烛锦官城”,不仅描写了美丽的城市景象,更隐含着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诗中“困倚墙头半影”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仿佛在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美景,内心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随着“雨后遍饶艳冶,燕来同作清明”,诗人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相结合,燕子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末尾的“不管西池露冷”,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畏与追求,即使环境再寒冷,心中依然有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恬淡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银簪悬烛”意指什么?
a) 银色的簪子与烛光
b) 银色的船
c) 银色的月亮
诗句“更深犹唤玉靴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b) 对夜晚的恐惧
c)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西池露冷”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寒冷的环境
b) 对生活的无畏
c) 对爱情的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思乡,而李莱老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