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2: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2:00:53
有女江头击絮,何人道上吹篪。我来吊古怅空祠,旷望几重云水。覆楚争誇伍相,沼吴又说西施。淮阴往事亦如斯,成败皆由女子。
在江边有女子击打着浮絮,谁又在岸上吹奏着笛子?我来这里凭吊古老的遗址,怅然望去,远处的云水层层叠叠。楚国的英雄伍子胥在争相夸耀,而吴国的西施又被人津津乐道。淮阴的往事也是如此,成败全都由女子所决定。
陈维崧(1640年-1710年),清代诗人,擅长词赋,尤其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西江月 过投金濑怀古》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对历史的思索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在此诗中,陈维崧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成败的反思以及对女性在历史中角色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江边女子的闲适与历史的沉重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开篇“有女江头击絮”,以生动的画面引入,既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又隐喻了历史的流逝。接下来的“何人道上吹篪”,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令人思绪飘荡。
诗人通过历史人物伍子胥和西施的对比,揭示了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角色。楚国的争雄与吴国的美人均表明,成败往往与女性息息相关,这一观点引人深思。结尾的“成败皆由女子”,更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女性力量的认可和由衷的赞叹。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怀古之情,又有对现实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围绕女性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同时也对女性力量的尊重与赞美。
诗中提到的“击絮”指的是什么?
伍子胥的故事主要与哪个国家有关?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成败皆由女子”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对比陈维崧的《西江月》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关注女性的角色,后者则强调豪情与饮酒的快意。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生活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