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2:48
去年万里客,仰看秋云孤。
今年返南亩,颇复怀西湖。
今日果何日,淑气天四隅。
凭高送无目,风景未觉殊。
试问先生菊,何如朝士萸。
莫作去来想,渺渺同一区。
久客负隣里,置酒烦招呼。
起登舍畔山,山色定有无。
澹烟与晴日,醉眼相模糊。
我老腰脚顽,健倒须儿扶。
去年我远行万里,仰望着孤零零的秋云。今年我回到南方的田亩,心中却依然怀念西湖。今天究竟是何日,四周的天空清明而宜人。我登高远望,无意中送走了双眼,风景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试问朋友菊花,和朝士的菊花相比如何?不要去想过去和未来,渺渺的思绪都是同一个地方。久居他乡的我,面对邻里相聚,心中有些烦恼。起身去登舍边的山,山色究竟是有还是无?淡淡的烟雾与晴朗的日子,让我醉眼朦胧。我年老腿脚不便,得靠儿子来扶持我。
李石(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风格质朴而深邃,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冷暖。
本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重阳佳节的感慨,以及对年龄增长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无常岁月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对“万里客”和“秋云孤”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感。接着,他回到南方的田野,却依然怀念西湖,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诗中“今日果何日,淑气天四隅”,通过询问时间的方式,折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描写中,诗人以“凭高送无目”来表达自己对周围风景的淡然,似乎无论身处何地,景色都难以引起他的特别关注。此后,诗人提及“试问先生菊”,暗示着在重阳节的习俗中,菊花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在思索与感慨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以“我老腰脚顽,健倒须儿扶”收尾,展现了年老体衰的现实,情感的真挚令人动容。诗人在美丽的秋景中,反思自己的身世与人生,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与无奈,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透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年老体衰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什么?
“我老腰脚顽”的意思是?
诗人对“南亩”的描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李石《九日同胡子远》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表达了在重阳节时的思乡情感,但李石的诗中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对自然的描写,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思念和人际关系的描绘。两首诗在情感基调、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