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5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56:06
孟公泣竹地,今是布金园。不保五亩宅,非无百代孙。
孟公曾在这竹林中痛哭,而如今这里已变成了金碧辉煌的园子。即使我不再保留这五亩的宅子,也不代表没有后代子孙来继承。
贺铸,字希白,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北宋,因其作品清丽婉约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本诗写作于贺铸晚年,正值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对家国命运的感慨日益深重。通过对比昔日的竹林与今日的繁华,表达了对变迁的惋惜和对后代的期望。
本诗通过“孟公泣竹地”和“布金园”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化。开头提到的“孟公”不仅仅是历史人物的象征,更是代表着士人的理想与情怀。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变迁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感慨。竹林的清幽与金园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们对于自然与人造美的思考。接下来的“不保五亩宅,非无百代孙”则传达了对于后代的深切关注,尽管自身的安居未必能长久,但对传承的期待依然存在。整首诗在简约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与哲理,体现了贺铸对家国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家国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受。
诗中提到的“孟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布金园”主要表达了什么?
“不保五亩宅,非无百代孙”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对比贺铸的《江夏八咏之一右磨剑池》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但贺铸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的变迁和家族的传承,而王维则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