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2:40
《早发大庾岭》
作者:宋之问 〔唐代〕
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
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
嵥起华夷界,信为造化力。
歇鞍问徒旅,乡关在西北。
出门怨别家,登岭恨辞国。
自惟勖忠孝,斯罪懵所得。
皇明颇照洗,廷议日纷惑。
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
羽翮伤已毁,童幼怜未识。
踌蹰恋北顾,亭午晞霁色。
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
含沙缘涧聚,吻草依林植。
适蛮悲疾首,怀巩泪沾臆。
感谢鹓鹭朝,勤修魑魅职。
生还倘非远,誓拟酬恩德。
清晨,我攀登上大庾岭的险峻之处,驿马在这里奔驰又停歇。
雾气和露水使白昼尚未明朗,漫长的道路难以预料。
山峦起伏分隔了华夏与夷狄的界限,这确实是造化的力量。
我歇下马鞍,问路人,故乡在西北方向。
出门后我怨恨离别的家,登上岭头更痛恨告别的国土。
我只自觉努力于忠孝,但这一切的罪过我却毫无所知。
皇明的照耀在我心中却显得模糊,朝廷的议论日日纷乱。
兄弟远在他乡,妻子成了异域之人。
我的羽翼已被伤害,幼小的孩子还未能明白。
我徘徊不前,向北眺望,正午的阳光洒下清明的色彩。
春天温暖,梅花在阴影中绽放,瘴气弥漫,阳光下鸟儿翱翔。
沙土在涧边聚集,草儿依偎在林间生长。
在蛮荒之地我悲伤得头痛,怀念故乡的泪水沾湿了衣襟。
我感激那早晨的鹓鹭,努力修身养性。
即使归来不是很遥远,我也立誓要报答这份恩情。
宋之问(约649年—约713年),字景仁,号广平,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性。
《早发大庾岭》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迫离乡,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早发大庾岭》是一首表现旅途艰辛与思乡之情的诗作。开篇以“晨跻大庾险”引入,描绘出作者在清晨攀登险峻山峦的情景,暗示了即将开始的艰难旅程。诗中多次提及“乡关”、“别家”、“辞国”等词语,体现出浓重的思乡情绪。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他对家国的深切挂念。
诗中“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一联,展现了作者对家人分离的无奈与痛苦,情感真挚而深沉。而后半部分则透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尤其是“皇明颇照洗,廷议日纷惑”,显示出作者对当时政局的不安与无奈。
全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春暖梅花、阳鸟翱翔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与诗中思乡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为深刻。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早发大庾岭》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乡关”在什么方向?
诗中“皇明颇照洗”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