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时间: 2025-07-27 21:38:07

诗句

公下世。

此词,公之绝笔也斜红叠翠。

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

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

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

莫放春光造次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38:07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是作者的绝笔,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斜倚的红花和叠翠的绿叶,不知是哪位花神来献上吉祥。花朵如同华丽的衣裳,剪裁得像天上的锦缎。花香四溢,质地芬芳,却又经不起世间的风吹日晒。作者特意遮掩花朵,不让春光轻易流逝。

注释

  • 公下世:指作者去世。
  • 斜红叠翠:形容花朵斜倚,红色与绿色交错的美丽景象。
  • 花神:古代传说中掌管花卉的神灵。
  • 粲粲:形容光彩照人。
  • 天孙锦:天上的仙女所织的锦缎,象征极致的美丽与珍贵。
  • 真香妙质:花的香气和质地都非常美好。
  • 莫放春光造次归:不要让春天的美好轻易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諲(公元生卒年不详),南宋词人,字子諲,号耕云,晚号云白。以词名世,擅长抒发感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其作品情感细腻,意境悠远,风格独具。

创作背景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向子諲的绝笔之作,写于他人生的最后阶段,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念,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思考和对瞬息万变的春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花卉美丽和生命短暂的感悟。开头的“公下世”便是对作者自身生命的叹息,暗示着即将离世的无奈。词中“斜红叠翠”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红花与绿叶相互映衬,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然而,花神的献瑞并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一种生命的象征。

“粲粲裳衣”一语巧妙地将花朵比作华丽的衣裳,寓意其珍贵与美丽。“真香妙质”则强调了花的香气和质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切眷恋。“不耐世间风与日”则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花虽美丽,终究不可避免地受到风雨的侵袭,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更是点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珍惜,宁愿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份美好,也不愿让它轻易流逝,体现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瞬间的深刻思考。整首词充满了对生命和美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堪称绝妙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下世:作者以自谦的方式提及自己的去世,开篇即引入悲伤的气氛。
  2. 斜红叠翠: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象,花朵斜倚,翠绿的叶子交错,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3. 何许花神来献瑞:引出花的神话背景,花的美丽仿佛是神灵的恩赐。
  4. 粲粲裳衣:将花比作华丽的衣裳,突显其美丽。
  5. 割得天孙锦一机:比喻花的美丽如同天上仙女所织的锦缎,极为珍贵。
  6. 真香妙质:强调花的香气与质感,传达出对美的赞美。
  7. 不耐世间风与日:感叹花的脆弱,经不起风雨的侵袭,象征生命的短暂。
  8. 着意遮围: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保护之心。
  9. 莫放春光造次归:表达了对春光与生命的珍惜,不希望其轻易逝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华丽的衣裳,增强了美的形象和感受。
  • 拟人:赋予花神以人性,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灵性。
  • 对仗:如“斜红叠翠”与“真香妙质”,对称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对生命和美的珍惜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生命脆弱无常的感慨。通过对美的描绘,突显了生死的哲思,传达出一种对瞬息万变的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风与日:代表自然的力量,暗示生命的无常。
  • 春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值得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开头“公下世”是指什么?

    • A. 作者的故乡
    • B. 作者的去世
    • C. 作者的作品
    • D. 作者的朋友
  2. “斜红叠翠”描绘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花朵
    • C. 冬天的雪景
    • D. 夏天的绿树
  3. 诗中提到的“花神”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与吉祥
    • C. 力量
    • D. 智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向子諲《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生命的感慨,但向子諲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哲理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向子諲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家店早饮主人似喜余至而庭下残花犹在也酒客辄见避余固止之因得揽其醉态 其一 过蒲地寺谒田承居 李府君挽词 郭功甫妻孙夫人挽词 题齐云亭 谢人送鱼 同荣天和游石城 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二 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一 离宣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源清流净 伐功矜能 瓜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第二 大估摸 衰季之风 力字旁的字 清裕 皮字旁的字 得寸则寸 楞头青 包含劳的词语有哪些 锦绣前程 合成词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