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2:28
逸客尊开晚沐堂,堂前丛桂起相望。
美人恰伴青春去,彩笔空悬白昼长。
识面独惭歌下里,知音谁与究全唐。
双溪三洞名山在,杖屦遨游自一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逸客在晚霞映照下的沐浴堂中,堂前的桂花映入眼帘。正值青春的美人恰好离去,手中的彩笔空悬,白昼似乎变得越来越长。面对熟悉的面孔,我感到惭愧,不知谁能与我一起探讨唐诗的精髓。双溪三洞的名山依然在,我则悠然自得地漫游于此,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
黄志尹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思。黄志尹的诗歌风格简练而富有情感,常以景抒情,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悟。
《浮邱社怀赵太史》这首诗可能是在黄志尹朋友赵太史的启发下创作的,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及自身感受,表达了文人独特的情怀与对文学的追求。
《浮邱社怀赵太史》是一首以闲适与思考为主题的诗作,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逸客在晚沐堂中,前方的桂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一自然景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中,美人在青春的时光中离去,诗人手中的彩笔空悬,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创作灵感的困境。此时,时间的延续似乎让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奈。
第三联则提出了对知音的渴望,诗人自觉与他人难以共鸣,表达了文人独特的孤独感。最后的两句则描绘了双溪三洞的壮丽山景,诗人通过杖屦遨游,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这种洒脱的态度与前面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为丰富。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反映出他对人生、文学及自我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创作灵感的渴望,反映了文人孤独与追求理想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逸客”是指什么?
A. 一位商人
B. 一位自由自在的文人
C. 一位农民
D. 一位官员
“美人恰伴青春去”中“美人”象征什么?
“杖屦遨游自一方”中的“杖屦”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