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57:34
忆王孙
作者: 王时翔 〔清代〕
灞陵攀柳恨绵绵。
会意骅骝不肯前。
叠叠青山杏杳天。
向谁边。
旧梦空余满抱烟。
全诗翻译:
在灞陵的柳树下,我的思念愈发绵延无尽。
那匹骏马似乎也不愿意向前奔跑。
青山重重叠叠,杏花早已凋零,天际显得模糊不清。
我该向谁倾诉我的思绪呢?
旧梦已然空留,只剩下满怀的烟雾缭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灞陵”地名出自《长恨歌》中,常用以表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骅骝马在古诗中常象征着英雄或美好的事物,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者介绍:
王时翔,字梦阮,号叠山,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复杂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忆王孙》是一首情感深邃的抒情诗,其主要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而表达出来。诗的开篇便以“灞陵攀柳”引入,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柳树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情感寄托的象征。诗人通过“恨绵绵”的表达,透露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柔情,令人感受到那种深沉而又痛苦的情感。
接着“会意骅骝不肯前”,骅骝马象征着追求与希望,但在此却“不肯前”,暗示着诗人心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挣扎。青山叠翠与杏花凋零的意象交替,既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一句“旧梦空余满抱烟”,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过去的美好如烟雾般消散,留下的只有空空如也的遗憾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渲染中,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失落展开,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灞陵攀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会意骅骝不肯前”中的骅骝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旧梦空余满抱烟”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时翔的《忆王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往昔的追忆,但王时翔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的细腻。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