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王孙十二首  其十 集句》

时间: 2025-04-30 13:16:02

诗句

水纹如谷燕差池。

斜日悠扬在柳丝。

故国平居有所思。

倚阑时。

却是同袍不得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6:02

忆王孙十二首 其十 集句

原文展示:

水纹如谷燕差池。斜日悠扬在柳丝。故国平居有所思。倚阑时。却是同袍不得知。

白话文翻译:

水面的波纹像谷中的燕子那样轻柔而错落,斜阳在柳树的丝条上悠然荡漾。对故国的思念常常在心头萦绕,倚靠在栏杆时,才意识到同袍之间的情谊竟无人知晓。

注释:

  • 水纹:水面上泛起的波纹。
  • 如谷燕:像谷中的燕子,形容轻盈而灵动。
  • 斜日:西下的太阳,夕阳。
  • 悠扬:轻柔而舒缓的样子。
  • 故国:指诗人心中怀念的故乡。
  • 平居:平常的日子。
  • 倚阑:倚靠在栏杆上。
  • 同袍:同伴,战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士杰,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以精湛的诗词和对国家的忠诚而闻名,尤其是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他的作品反映了对故国的深情与忧虑。

创作背景:

《忆王孙》系列诗作是刘基在流亡生涯中所作,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朋友的牵挂。这首诗特别强调了情感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作者在乱世中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国的思念。开篇“水纹如谷燕差池”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波纹轻盈如燕子,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深沉的思念。斜阳的映照和柳丝的摇曳,正如诗人内心的孤寂,映射出他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最后一句“却是同袍不得知”更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表达了同伴之间的情感隔阂,令人感到无比惆怅。

整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既清新又充满哀愁的氛围。此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纹如谷燕差池:水面上泛起的波纹,轻盈如同在谷中飞舞的燕子,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美。
  2. 斜日悠扬在柳丝:夕阳斜照,光影在柳丝间摇曳,增添了一种柔和的美感。
  3. 故国平居有所思:在平常的生活中,诗人常常思念故乡,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情。
  4. 倚阑时:诗人在栏杆上倚靠,处于沉思的状态。
  5. 却是同袍不得知:感叹同伴之间的情谊并没有人理解,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纹如谷燕”比喻水面的波纹,形象生动。
  • 拟人:斜阳和柳丝之间的互动表现出自然的柔和与生动。
  • 对仗:整首诗语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个人情感的深切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纹: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无常。
  • 斜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柳丝:象征着柔情与思念,常与离别相联系。
  • 栏杆:象征着思考与回忆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纹如谷燕差池”中的“谷”指的是? A. 山谷
    B. 渔谷
    C. 农谷
    D. 城谷

  2. “故国平居有所思”的意思是? A. 在故国生活
    B. 常常思念故国
    C. 对故国不再思念
    D. 故国的生活很平淡

  3. “却是同袍不得知”表达的是? A. 同袍之间的情谊
    B. 诗人内心的孤独
    C. 诗人对同袍的思念
    D. 同袍的支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对,刘基的诗歌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刘基的孤独感和思乡情在意象的描绘上更为突出,而王维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其二 昏镜词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洞庭秋月行 伤桃源薛道士 经檀道济故垒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 堤上行三首 金陵五题·并序 庭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脚开头的成语 历历可考 闭合自责 頁字旁的字 宁死不辱 包含厩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摇曳多姿 色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相风使帆 阴风 优润 凤协鸾和 得陇望蜀 两点水的字 柿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