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8:42
二十馀年作逐臣,
归来还见曲江春。
游人莫笑白头醉,
老醉花间有几人。
在外做官二十多年,
如今回到曲江看到春天的美景。
游人们不要嘲笑我白头醉酒,
在花间老醉的人又有多少呢?
刘禹锡(772—842),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字梦得,号愚溪,晚号“秋水”。他是唐代中期的文学代表人物,以诗、文、词俱佳而闻名,尤其以律诗和古文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写于刘禹锡归隐之后,正值春日,是对友人的回应,表现出他在政治失意后的洒脱与淡然。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看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这首诗以优雅的笔调描绘了春日曲江的美景,传递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二十馀年作逐臣”开篇即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诗人因政治原因而长期漂泊的经历,暗示对权力游戏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归来还见曲江春”则表达了他重回故地的欣喜,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令人心生向往,仿佛在抚慰他内心的孤独。
“游人莫笑白头醉”句揭示出诗人对外界目光的不在乎,尽管年华已逝,但他选择在美景中沉醉,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洒脱态度。最后一句“老醉花间有几人”则通过反问的方式深化了这一主题:在花间老醉的人其实并不多,诗人似乎在强调年纪并不妨碍享受生活的权利,反而让这种享受更显得珍贵。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个人的情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刘禹锡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与独特视角。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老去的诗人仍然选择在春天的花间醉酒,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刘禹锡的《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老醉花间有几人”中的“老醉”指的是什么?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豁达,而白居易则强调友情与离别的感伤。在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上,两者都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