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54
送林子敬粹武昌
刘克庄 〔宋代〕
阃外于今有虎臣,
孰云立国靠江神。
后车鸡塞勒铭客,
前席龙山落帽人。
此去青油烦檄笔,
向来赤壁要纶巾。
遥知崔颢题诗处,
暇日登楼与拂尘。
在阃外如今有位像老虎一样的官员,
谁说建立国家要依靠江神呢?
后来的车马如同鸡鸣般喧闹,
前面的席位上,龙山的帽子已落。
这次离去,青油笔又要烦恼写文书,
往日的赤壁,还是要披上纶巾。
遥想崔颢题诗的地方,
闲暇时可以登楼拂拭尘埃。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景融,号别峰,南宋诗人,以豪放和清丽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借送别友人之际,表达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及对历史的感慨。诗中提到的虎臣、江神等,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不安。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感受。从开头的“阃外于今有虎臣”开始,诗人直接切入主题,表现出对当时权臣的批判与对江山依靠神灵的疑问。接着,诗人用“后车鸡塞”和“前席龙山”的形象描绘,展现出当时繁忙的社会生活,似乎暗示着背后的人情冷暖与政治斗争的复杂。
“此去青油烦檄笔,向来赤壁要纶巾”的表达,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无奈与对过往英雄气概的怀念。最后,提及崔颢与“暇日登楼”,则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表现出诗人希望在社会动荡中找到一丝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情感浓烈,既有对现实的冷静观察,也带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忧虑,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诗词测试:
“虎臣”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武将
B. 权臣
C. 文人
“赤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英雄历史
C. 个人情感
诗中提到的“崔颢”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